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從下列七種物質中:
A.一氧化碳 B.硝酸鉀 C.聚乙烯 D.聚氯乙烯 E.酒精 F.生石灰
G.熟石灰 H.小蘇打
選擇適當的字母填空。
(1)能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的是 ;(2)可作為發酵粉的是 ;
(3)可以制成食品包裝袋的是 ;(4)實驗室最常用的燃料是 ;
(5)一些食品袋中的干燥劑 ;(6)農業上一種復合肥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研究表明:綠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膽、抗腫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被譽為“第七營養素”, 它可以從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學式為C16H18O9。請問:
(1)綠原酸由 種元素組成。
(2)一個綠原酸分子由 個原子構成。
(3)綠原酸中H、O元素的質量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實驗室配制溶液時,常涉及以下過程:①溶解②稱量、量取③計算④裝瓶存放。請按要求回答問題:
⑴現欲配制50g5%氯化鈉溶液,配制過程的先后順序
是 (填序號)。
⑵用已調節平衡的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 。
⑶如果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5%,則可能可能造成誤差的原因有(舉出二點):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2H2O2 2H2O+O2↑ 分解反應
B.工業上用赤鐵礦煉鐵 3CO+Fe2O3 2Fe +3CO2 置換反應
C.用鐵制容器盛放稀鹽酸 2Fe+6HCl2FeCl2+3H2↑ 復分解反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2OCa(OH)2 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測定純堿(Na2CO3)樣品(只含NaCl雜質)中Na2CO3質量分數的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
小資料: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1)氣體法。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與稀硫酸反應產生CO2,通過測量丙裝置實驗前后的質量得出CO2質量,從而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不考慮原裝置內空氣的影響)
【實驗分析】小科同學根據以上思路,設計了如圖1的實驗裝置。
①實驗裝置乙中盛放的試劑為 ,其作用是 ;
裝置丁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吸收Na2CO3與稀硫酸反應產生CO2
B.防止外界空氣中二氧化碳進入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
②實驗中如果滴加稀硫酸的速度過快,會導致測得樣品中碳酸鈉的
質量分數 (填寫“偏高”“偏低”或“不變”).
③小明同學認為小科的方案存在問題,即使操作規范下也會造成結果偏低,你
認為他的理由是 ,應該將裝置甲中雙孔橡
膠塞換成三孔橡膠塞,并增加圖2裝置,實驗結束后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
目的是 ,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沉淀法.
【實驗原理】利用碳酸根離子與鈣離子結合生成沉淀,通過沉淀的質量而得出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實驗步驟】①用托盤天平稱取樣品11.0g放入燒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應。證明CaCl2過量(即Na2CO3已完全反應)的方法是: 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 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CaCl2過量;
③過濾、操作X、干燥、稱量沉淀的質量為10.0g,操作X的名稱是 ,如果缺少此操作會造成碳酸鈉質量分數 (填寫“偏高”“偏低”或“不變”)。
④通過以上提供的數據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至0.1%,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兩滴酚酞試液無現象,則溶液一定呈中性
B.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則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D.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欲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取10.0g氫氧化鈉
B.氫氧化鈉易潮解,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C.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量筒
D.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