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鈉 | 氯化鈉溶液 | 碳酸鉀溶液 | 硫酸鋇溶液 | |
稀硫酸 | 能反應 | 不能反應 | 能反應 | 能反應 |
判斷依據 | 有水生成 | 沒有水、氣體、沉淀生成 | 有氣體和水生成 | 有沉淀生成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向試管中加入約2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 | 溶液變為紅色 |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過量稀硫酸 | 紅色逐漸變淺至消失 |
反應前 | 反應后 | ||
實驗數據 | 燒杯和稀鹽酸的質量/g | 純堿樣品的質量/g | 燒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質量/g |
120 | 12 | 127.6 |
分析 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利用所給的溶解性表,判斷下列物質混合能否生成水、或沉淀、或氣體而發生復分解反應;
【實驗方案】根據堿遇酚酞變紅,利用酸堿反應使堿減少,顏色變化來分析;
【實驗拓展】根據酸與堿生成鹽和水解答.
[拓展應用]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燒杯內質量的減少的質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據此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進而計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即可.
解答 解:
稀硫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故填:有氣體和水生成;
稀硫酸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故填:能反應;有沉淀生成;
【實驗方案】因酚酞滴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變為紅色,當向堿性溶液中加稀硫酸時,發生H2SO4+2NaOH═Na2SO4+2H2O反應使堿減少至消失,則紅色逐漸變淺至消失,即可利用溶液顏色的變化來判斷發生反應;H2SO4+2NaOH═Na2SO4+2H2O;
[反思評價]酸與堿生成鹽和水,符合復分解反應,只有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時,復分解反應才能夠發生的條件.
[拓展應用]由質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120g+12g-127.6g=4.4g.
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frac{106}{x}=\frac{44}{4.4g}$
x=10.6g
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frac{10.6g}{12g}×$100%=88.3%
答案:
氫氧化鈉溶液 | 氯化鈉溶液 | 碳酸鉀溶液 | 硝酸鋇溶液 | |
稀硫酸 | 能反應 | 不能反應 | 能反應 | 能反應 |
判斷依據 | 有水生成 | 沒有水、氣體、沉淀生成 | 有氣體和水生成 | 有沉淀生成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向試管中加入約2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 | 溶液變為紅色 |
②向①所得液體中滴加過量稀硫酸 | 紅色逐漸變淺至消失 |
點評 本道考查了復分解反應的發生的條件,探究堿的性質時學生應利用學過的堿的性質并結合習題中的信息來分析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排放 | |
B. | 禁止含磷洗滌劑的使用 | |
C. | 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 |
D. | 為了節約用水造紙廠廢水直接排入河中用于農田灌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檸檬酸(C6H8O7)不屬于氧化物 | |
B. | 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8:7 | |
C. |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5% | |
D. | 一個檸檬酸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 | |
B. | 將t1℃時的c的飽和溶液升溫,變為不飽和溶液 | |
C. | 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提純a | |
D. | a、c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