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現象能用物理變化解釋的是【 】
A. 水壺燒水出現水垢
B. 房屋倒塌,糧食被埋而生霉
C. 石灰漿粉刷墻壁后,墻面變硬
D. 冬季室內窗玻璃上出現水霧
D 【解析】化學變化是指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A、水壺燒水出現水垢,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B、房屋倒塌,糧食被埋而生霉,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C、石灰漿粉刷墻壁后,墻面變硬,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冬季室內窗玻璃上出現水霧,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僅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點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其...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臨洮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6月5日是46個世界環境日,中國確立的主題是“綠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相符的是
A.工業燃煤用前進行脫硫處理 B.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用燃燒的方法處理塑料垃圾 D.農業生產中大服使用化肥農藥
A 【解析】A.工業燃煤用前進行脫硫處理 ,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B.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中,導致水、土壤被污染;C.用燃燒的方法處理塑料垃圾,會導致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煙塵,污染空氣;D.農業生產中大服使用化肥農藥,會導致水或土壤被污染。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研究表明,氨氣在常壓下就可液化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車的清潔燃料,其燃燒時的主要反應為4NH3+ 3O22X + 6H2O,則X的化學式為
A. NO B. N2 C. NO2 D. N2O
B 【解析】試題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 【解析】 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3O22X+6H2O,反應前氮、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4、12、6,反應后的生成物中氮、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12、6,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6個氮原子,則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一定條件下,3.9 g苯(C6H6)與9.6 g 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6.6 g CO2、2.7 g H2O和物質X。則X的質量為_____g;該化學方程式中O2與X化學計量數之比為_______。
4.2 2:1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則X的質量為3.9g+9.6g-6.6g -2.7g=4.2g; ∶ ∶ ∶∶ , C6H6+6O2 3CO2+3H2O+3CO, 該化學方程式中O2與X化學計量數之比為6∶3=2∶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間的反應,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生的是【 】
A. 鐵片和稀鹽酸 B. 氧化銅和稀硫酸
C. 燒堿溶液和稀鹽酸 D. 氫氧化鎂與稀鹽酸
C 【解析】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生應是沒有沉淀或氣體生成的反應。A、鐵片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有氣泡產生;B、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氧化銅呈黑色,硫酸銅溶液呈藍色;C、燒堿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沒有明顯現象; D、氫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氫氧化鎂是白色固體。故選C。 點睛∶只有那些沒有明顯現象的反應,才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生。燒堿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污水處理是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某工廠甲、乙兩車間產生的污水中各含有以下四種物質中的兩種:Ba(NO3)2,KOH,K2SO4,HNO3,用石蕊試液和氯化鋇溶液分別對兩車間污水進行檢測,現象如下表:
石蕊試液 | 氯化鋇溶液 | |
甲車間 | 變藍色 | 產生白色沉淀 |
乙車間 | 變紅色 | 無明顯現象 |
則甲車間產生的污水含有上述四種物質中的__,工廠決定將兩車間產生的污水排入反應池內充分反應后再排放,寫出發生反應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若反應池內各物質均恰好完全反應,排放液中的溶質是__(填寫物質名稱)。
KOH 、K2SO4 KOH + HNO3 = KNO3 +H2O 硝酸鉀 【解析】甲車間的污水中滴加石蕊試液變藍色,證明甲中污水顯堿性,其中含有KOH,因為KOH與HNO3不能共存,所以HNO3存在于乙中,又因為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所以甲中還含有硫酸鉀;則硝酸鋇存在于乙污水中;四種物質中的酸是硝酸,堿是氫氧化鉀,二者中和生成硝酸鉀和水,方程式為:KOH + HNO3 = KN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體)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t2℃時,A、B、C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B. t1℃,將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均相等
C. t3℃時,取A、B、C三種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沒有晶體析出并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C
D. 從A與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純A,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C 【解析】由題中信息知,A. t2℃時,A、B、C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確。B. t1℃,將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均全部溶解,充分攪拌,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均相等。故B正確。C. t3℃時,取A、B、C三種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沒有晶體析出并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C。故D正確。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線的應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無錫市梁溪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對概念的認識 | B.對鑒別的認識 |
①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②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③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 ①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②加堿研磨鑒別硝酸銨和氯化銨 ③用聞氣味的方法鑒別食醋和白酒 |
C.對現象的認識 | D.對除雜的認識 |
①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②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③對著干燥玻璃片哈氣有水霧產生 | ①用水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二氧化錳 ②用點燃的方法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氫氣 ③用濃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氣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①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②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③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正確;B、硫酸銨和氯化銨均屬于銨鹽,遇堿氫氧化鈣均會放出氨氣,所以用熟石灰無法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銨,錯誤;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錯誤;D、因為木炭粉和二氧化錳都不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水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二氧化錳;氫氣在爆炸極限內遇火會發生爆炸故不能用點燃的方法除去氧氣中少量的氫氣,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齊河、夏津、臨邑、禹城、武城五縣2018屆九年級4月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知識的歸納不正確的是( )
A.物質的俗名 | B.物質的分類 |
氫氧化鈉的俗名--苛性鈉 過氧化氫的俗名--雙氧水 | CH3COOH----酸 CaO-----堿 |
C.物質的物理性質 | D.物質的鑒別 |
干冰能升華 活性炭有吸附性 | 滌綸與純羊毛面料-------燃燒 食鹽與純堿-------加食醋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火堿或燒堿;過氧化氫溶液俗稱雙氧水,正確;B、CH3COOH是醋酸,屬于酸;CaO是氧化鈣,屬于氧化物,錯誤;C、干冰能升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活性炭有吸附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正確;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燃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化纖沒有,可用燃燒法區別化纖與純羊毛面料;堿面是碳酸鈉,能與醋酸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