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經過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34 | 2 | 5 | 5 |
反應后質量/g | 0 | x | 5 | 21 |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 x的值為18 C.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D. 丙一定是催化劑
C 【解析】分析:化學反應中質量增加的為生成物,質量減少的為反應物。由題中信息可知,甲的質量減少34g,是反應物;丁的質量增加16g,是生成物,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乙應增加18g,是生成物。A. 該反應是甲→乙+丁,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分解反應,選項錯誤; B. x的值為18g+2g=20g,選項錯誤; C.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選項正確; D.丙的質量不變...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和平區2018屆九年級初三結課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鈉溶液與硝酸鋇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用鐵桶配制波爾多液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HCl= NaCl+H2O+CO2↑ Na2SO4+Ba(NO3)2= BaSO4↓+2NaNO3 Fe+CuSO4=FeSO4+Cu 【解析】本題考查了根據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1)、(2)是復分解反應,(3)是置換反應。 (1)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 NaCl+H2O+CO2↑; (2)硫酸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右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甲與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相同
B.乙中混有少量甲時,應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C.甲屬于易溶物質
D.t2℃時,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C 【解析】A.溶質的質量由溶液的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決定,t1℃時,甲與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關系不確定,因而溶質質量關系不確定;B.乙相對于甲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時,應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乙;C.20℃時,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質為易溶,甲屬于易溶物質;D.t2℃時,甲的溶解度為50g,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形成75g溶液。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與化學變化有關的是
A. 死灰復燃 B. 杯弓蛇影 C. 滴水成冰 D. 鐵杵磨針
A 【解析】A、死灰復燃說的是物質的燃燒,物質與氧氣發生了劇烈的氧化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正確;B、杯弓蛇影只是照得影子,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冰消雪融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D、鐵杵磨針只是將其磨細,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星期日,小明和家人去野炊,爸爸、媽媽攜帶了鐵鍋、雞蛋、面條、西紅柿、食鹽、牛肉、食用油、礦泉水等物品.
(1)上述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
(2)小明攜帶了輕便耐摔的塑料水杯,塑料屬于_____(填序號).
①合成材料 ②金屬材料 ③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3)為了除去車里的異味,爸爸放置了活性炭包,是因為活性炭具有_____性.
(4)小明取山泉水煮面條,山泉水可能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野炊結束后,爸爸用沙土將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_____.
雞蛋、牛肉; ①; 吸附; 煮沸; 隔絕氧氣. 【解析】(1)雞蛋、牛肉等肉、蛋、奶類食品主要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面條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主要提供糖類;西紅柿主要提供豐富的維生素;食鹽提供無機鹽,食用油提供油脂,礦泉水提供水;(2)①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②金屬材料包括金屬和合金; ③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纖維和天然橡膠等;(3)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合理使用化學肥料是使農作物增產的途徑之一。下列化學肥料屬于復合肥的是( )
A. NH4H2PO4 B. CO(NH2)2 C. K2CO3 D. Ca3(PO4)2
A 【解析】只含有氮磷鉀中的一種元素時,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鉀元素是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時為復合肥。A. NH4H2PO4 同時含有氮、磷元素,屬于復合肥,選項正確; B. CO(NH2)2 屬于氮肥,選項錯誤; C. K2CO3 屬于鉀肥,選項錯誤; D. Ca3(PO4)2屬于磷肥,選項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生成物有3 種物質
B. 反應物的質量比7∶9
C.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 生成物中只有1種化合物
D 【解析】從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H2O=CO2+H2,所以A、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兩種,錯誤;B、反應物為一氧化碳和水,質量比即為相對分子質量比,即28:18=14:9或者18:28=9:14,錯誤;C、反應物為兩種,生成物為兩種,不是化合反應,錯誤;D、生成物中氫氣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為單質,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8學年初三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20℃時,將等質量a、b兩種固體,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升溫到50℃時,現象如圖乙,a、b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圖甲a、b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相等
B. 圖乙a、b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 圖丙M表示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D. 30℃時a、b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相等
BC 【解析】A. 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將等質量a、b兩種固體,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圖甲a溶液中固體沒有完全溶解、b溶液中完全溶解,所以a、b中的的溶質質量不相等,錯誤;B. 20℃時b物質全溶,且b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而增大,30℃時b物質形成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a、b的溶解度相同,30℃時a、b形成的都是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溶解度繼續增大,50℃時a、b都是不飽和溶液,即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二模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敘述合理的是
A. X=18
B. 質子數為26,鐵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 最外層電子數為2,單質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D. 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g
C 【解析】A、由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可得,2+8+x+2=26,x=14,錯誤;B、元素原子結構中電子層數=元素周期數。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有四層電子,故鐵元素位于第四周期,錯誤;C、最外層電子數為2,比4小,容易失去電子,故單質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正確;D、由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可得,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