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Mg、Fe、Cu的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
(1)實驗一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二中,將實驗一所得的物質倒入燒杯中,發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
①濾液中所含金屬離子的成分可能是 (選填字母).
A.Mg2+
B.Mg2+和Fe2+
C.Cu2+和Fe2+
D.Mg2+、Fe2+和Cu2+
②確定濾渣成分的實驗方案如表:
操 作 | 現 象 | 結 論 |
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 滴加 | 無明顯現象 | 濾渣為 |
濾渣為 |
【答案】
(1)Fe+CuSO4=Cu+FeSO4;
(2)①BD;
②
操 作 | 現 象 | 結 論 |
稀鹽酸 | Cu | |
產生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 | Fe和Cu |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解答.
解:(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鐵在銅的前面,故題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
(2)①鎂在鐵的前面,故鐵不能與硫酸鎂反應,故濾液中一定含有鎂離子,由于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濾液中一定含有亞鐵離子,觀察選項,故選:BD;
②濾渣中一定含有銅,需要確定是否含有鐵,鐵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可以加入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若有氣泡產生,則是鐵和銅,若無氣泡產生則是銅,所以:
操 作 | 現 象 | 結 論 |
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 滴加稀鹽酸 | 無明顯現象 | Cu |
產生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 | Fe和Cu |
故答案為:(1)Fe+CuSO4=Cu+FeSO4;
(2)①BD;
②
操 作 | 現 象 | 結 論 |
稀鹽酸 | Cu | |
產生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 | Fe和Cu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催化劑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B、催化劑可能減慢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
C、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沒有改變
D、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性質沒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容器I、II體積相同,起始時紅墨水左右兩端液面保持相平,若利用針筒將一定量液體同時注入容器中,并迅速關閉彈簧夾,實驗過程中有可能觀察到紅墨水左低右高的是( )
選 項 容器Ⅰ內 針筒Ⅰ內 容器Ⅱ內 針筒Ⅱ內
選 項 | 容器Ⅰ內 | 針筒Ⅰ內 | 容器Ⅱ內 | 針筒Ⅱ內 |
A | 硝酸銨 | 5mL水 | 氫氧化鈉 | 5mL水 |
B | 氯化鈉 | 5mL水 | 氧化鈣 | 5mL水 |
C | 充滿二氧化碳 | 5mL氫氧化鈉濃溶液 | 充滿二氧化碳 | 5mL澄清石灰水 |
D | 0.5g鋅粉 | 5g9.8%的稀硫酸 | 0.5g鐵粉 | 5g9.8%的稀硫酸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科學,我們一般從物質的存在、性質、制備、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種物質或一類物質,以金屬為例,請你參與其中回答相關問題:
(1)認識金屬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數金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2)探究金屬性質:金屬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化學性質活潑.圖1為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圖2是金屬化學性質網絡圖.
①圖1甲中反應現象是 ,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圖1只有乙中不反應,能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及它們和氫元素的位置關系,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填元素符號);
③依據圖1完成金屬性質網絡,圖2中寫出一個金屬與A反應的方程式: ;
(3)認識金屬的制備:工業上常采用還原法、置換法、電解法制備金屬.用一氧化碳還原赤鐵礦冶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
①下列金屬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導電性的是 ;
②合金性能優于單一金屬,因而被廣泛應用.焊錫(主要含錫、鉛)與其組成金屬相比具有 的特性,可用于焊接電子元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鐵固體生成
B.鐵銹與稀鹽酸反應后溶液由無色變成了淺綠色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D.打開濃鹽酸試劑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現大量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氫分子含兩個氫原子,質子數是兩個,一個氦原子質子數也是兩個,據此事實思考下列對“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可能是分子和原子
B.可能是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C.表示粒子的元素符號一定相同
D.不一定是同種元素組成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