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常見儀器的名稱與用途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來分析;
(2)根據實驗室制取與收集二氧化碳裝置將圖示補充完整;
(3)根據裝置內的壓強增大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來分析;
(4)根據制取氧氣的藥品確定發生裝置,分析缺少的儀器;
(5)根據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的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解答 解:(l)儀器③是集氣瓶,可用于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用于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CaCO3+2HCl═CaCl2+CO2↑+H2O;
(2)根據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可知,上述圖示中缺少鹽酸、導管、玻璃片,所以補充圖示如下:
(3)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體增多,氣壓變大,大于外界大氣壓,在壓強差作用下氣體沿導管逸出進入集氣瓶內,又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空氣被向上排除瓶外,從而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故填:氣體增多,氣壓變大,大于外界大氣壓;
(4)由給出的藥品可知,要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加熱固體制取氣體,根據給出的儀器可知,還缺少酒精燈、鐵架臺;故填:酒精燈、鐵架臺;
(5)鐵絲燃燒的生成物溫度很高,為了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所以在集氣瓶內要加少量的水;點燃火柴后,待火柴快燃盡時,將鐵絲由瓶口向下緩慢伸入集氣瓶內;故填: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火柴快燃盡.
點評 氣體的實驗室制法主要從藥品、反應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等方面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水慢慢倒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并用玻棒不斷攪拌 | |
B. | “氯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排水法收集好氣體后應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熱 | |
C. | “配制一定量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中,多余的藥品應放回原試劑瓶 | |
D. | 聞藥品的氣味時,湊近集氣瓶口聞氣體的氣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
B. | 乙圖:驗證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 |
C. | 丙圖:驗證燃燒需要空氣(真空罩不影響傳熱) | |
D. | 丁圖: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氫氧化鎂與酚酞溶液混合,觀察酚酞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 |
B. | 銅絲放入硝酸銀溶液中:紫紅色固體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 |
C. | 將氧化鐵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紅棕色固體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放熱 | |
D. | 打開濃鹽酸的瓶子時,瓶口處出現白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待提純的物質 | 選用的試劑 | 操作方法 |
A | Na2SO4 (NaOH) | 加適量的稀硫酸 | 先過濾,再蒸發結晶 |
B | NH3(H2O) | 足量濃硫酸 | 將混合氣體通過濃硫酸的洗氣瓶 |
C | BaSO4(BaCO3) | 足量的稀鹽酸 | 過濾、洗滌干燥 |
D | KCl( KClO3 ) | 少量MnO2 | 充分加熱后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⑤ | B. | ②④ | C. | ①③⑤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時,A和C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 |
B. | 5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B物質的質量一定小于25g | |
C. | A、B、C三種物質的溶液,都可以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溶質固體 | |
D. | 50℃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到20℃,最后所得溶液的質量關系是A>C>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