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現象 | 結論 |
①取灼燒后的紅色固體1.44g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熱并充分震蕩,靜置. | 溶液由無色變藍色,固體減少. | 1.44g紅色固體一定有:Cu2O |
②過濾、洗滌、干燥. | 得紅色固體 |
分析 (1)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
(2)根據CuSO4溶液與KOH溶液反應制取氫氧化銅的原理分析解答;
(3)【提出猜想】根據兩種物質都有考慮;
【進行實驗】據紅色固體部分減少,推測含有Cu2O;
解答 解:
(1)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CuO+X,反應物中銅、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2、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銅、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0、1,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X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H2O.
(2)CuSO4溶液與KOH溶液反應制取氫氧化銅,化學方程式為:CuSO4+2KOH=Cu(OH)2↓+K2SO4;
(3)【提出猜想】紅色固體的成分:Ⅲ.既有Cu也有Cu2O.
【進行實驗】銅與硫酸不反應,由化學方程式Cu2O+H2SO4═Cu+CuSO4+H2O知,溶液由無色變藍色,固體減少.②過濾、洗滌、干燥.得紅色固體,說明1.44g紅色固體一定有:Cu2O.
【結論分析】
①據上述實驗現象,小明認為猜想Ⅲ正確.但有同學認為小明的判斷不嚴謹,因為猜想Ⅱ
②氧化銅高溫灼燒由黑色變成紅色的化學方程式為:4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2O+O2↑;
③如要確定1.44g紅色固體成分,還需要補充的操作是稱量最后得到的紅色固體質量,再通過計算得出結論.
答案:
(1)H2O;
(2)CuSO4+2KOH=Cu(OH)2↓+K2SO4;
(3)Cu 和Cu2O;Cu2O;
【結論分析】
①Ⅱ;
②4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2O+O2↑;
③稱量最后得到的紅色固體質量,計算得出結論
點評 有關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對實驗方案的評價是中考的熱點之一,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注意用最少的藥品和最簡單的方法;關于對實驗設計方案的評價,要在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達到實驗目的;二是設計的方法進行比較,那種方法更簡便.本考點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SeO3中Se的化合價為+3 | B. | Se是一種金屬元素 | ||
C. | n的值為6 | D. | Se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硝酸鉀的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氯化鈉的溶解度/g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食用鐵強化醬油有助于預防缺鐵性貧血 | |
B. | 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既可節約金屬資源又可減少環境污染 | |
C. | 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裝袋有害健康 | |
D. | 用甲醛浸泡水產品,延長保質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