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實驗問題.
(1)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硫酸鐵溶液中,有可燃性氣體放出,并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所發生的反應:______.
(2)取兩支溫度計,用下端各蘸一滴濃硫酸和酒精,垂直懸于空氣中,可觀察到前者溫度升高,后者溫度降低.原因是:______.
(3)在兩支試管中,分別裝入塊狀大理石和大理石粉末,再分別滴入適量稀硫酸.前者
開始有少量氣泡出現,隨后便停止了;后者可持續產生氣泡,并可收集產生的CO2.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______.
【答案】分析:(1)鈉首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后生成的氫氧化鈉與硫酸鐵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2)根據濃硫酸、酒精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3)塊狀大理石與粉末狀大理石的區別在于顆粒大小不同,與硫酸反應時的接觸面積不同.
解答:解:(1)鈉首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然后生成的氫氧化鈉與硫酸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硫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2Na+2H2O=2NaOH+H2↑,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量,使溫度升高;酒精具有揮發性,揮發時吸收并帶走大量的熱量,使溫度降低.
(3)根據題意,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開始有少量氣泡出現,隨后便停止了,而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反應可持續產生氣泡;塊狀大理石與粉末狀大理石的區別在于顆粒大小不同,與硫酸反應時的接觸面積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影響反應的進行,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故答案為:(1)2Na+2H2O=2NaOH+H2↑,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量,使溫度升高;酒精具有揮發性,揮發時吸收并帶走大量的熱量,使溫度降低;
(3)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濃硫酸、酒精的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進行的因素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