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加熱制取氧氣時,發現制得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氣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后產生的氣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產生的氣體只以單質形式存在;
②氯氣Cl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并能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HClO),能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該氣體為O2;猜想二:該氣體為Cl2;猜想三:該氣體為______。
(實驗探究)
序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
① | 用排水法收集A、B兩瓶氣體,將帶火星木條伸入A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B中 | A中帶火星木條復燃,B中淀粉碘化鉀試紙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② |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D兩瓶氣體,將帶火星木條伸入C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D中 | C中帶火星木條復燃,D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 猜想____成立 |
(反思與評價)有同學認為實驗①的結論不正確,原因是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氯氣會溶于水并與水發生反應,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拓展應用)
(1)二氧化錳不僅能做催化劑,還可以做反應物,實驗室常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共熱制取氯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2H2O+Cl2↑,MnO2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
(2)該反應進行一小段時間后就不再產生氣泡,此時反應物還大量存在,興趣小組同學猜想是鹽酸濃度變小了,造成反應停止,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該猜想是否正確______。
(注意:若答對以下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
(3)將(1)中反應后的物質過濾,向濾液中滴加5%的過氧化氫溶液,發現產生大量氣泡,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濾液中的什么物質催化了過氧化氫分解,提出猜想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不寫出現象及結論)。
猜想一:______;猜想二:______;
設計實驗:______。
【答案】O和Cl 不變色 三 Cl2+H2O=HCl+HClO +4 向反應后的剩余物中加入濃鹽酸并加熱,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 鹽酸 MnCl 分別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與兩支試管中,并分別加入五滴鹽酸和五滴MnCl溶液,觀察,用帶火星木條檢驗
【解析】
猜想與假設: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猜想一:該氣體為O2;猜想二:該氣體為Cl2;猜想三:該氣體為O和Cl。
實驗探究:
用排水法收集A、B兩瓶氣體,將帶火星木條伸入A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B中,A中帶火星木條復燃,說明氣體是氧氣,B中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藍;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D兩瓶氣體,將帶火星木條伸入C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D中,C中帶火星木條復燃,D中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說明氣體中含有氧氣、氯氣,實驗過程如下所示:
反思與評價: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
拓展應用:
(1)MnO2中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錳元素的化合價為+4。
(2)實驗方案:向反應后的剩余物中加入濃鹽酸并加熱,如果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猜想正確,如果不產生氣泡,說明猜想不正確。
(3)猜想一:鹽酸;猜想二:MnCl;
可以通過檢驗氧氣的產生來檢驗兩者是否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設計實驗:分別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并分別加入五滴鹽酸和五滴MnCl溶液,用帶火星木條檢驗,觀察現象。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各反應物均無剩余)。A為黑色粉末,且A在該化學反應前后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均不改變;B和C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為無色液體;D、E、F、H均為無色氣體,且F能導致“溫室效應”,D、H均為單質;A、B、C、E、F均為氧化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G物質的化學式為 __________。
(2)A物質在反應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操作X為______________;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面物質轉化的關系圖中,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單質;甲、乙是酒精燃燒時產生的兩種物質;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J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
(1)寫出化學式:乙是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H與J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J溶解于稀鹽酸中,溶液呈黃色,反應完全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純凈的D的粉末,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寫出有關變化的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在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實驗時,開始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繼續滴加有大量氣泡產生.有同學提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可能是分兩步進行的.于是他們查閱資料,資料顯示:碳酸鈉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碳酸氫鈉濃液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老師的幫助下.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證明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是分兩步進行的.
(1)實驗裝置中,細玻璃管伸到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__.
(2)用注射器1將稀鹽酸慢慢注入到滴有酚酞的碳酸鈉溶液中,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無色.用注射器2抽氣,澄淸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則判斷有新物質生成的依椐是______.
(3)再次注入稀鹽酸時.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寫出新物質與稀鹽酸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裝置_________,檢驗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高溫條件下,A、B兩種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在這個化學反應中,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 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6
C. 生成C和D的微粒個數比1:1
D. 生成C和D的質量比是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氣灶是家庭生活必備的用品之一,如圖是一款燃氣灶的示意圖:
(1)圖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填序號,寫一種即可)。
(2)某燃氣灶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寫出該物質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3)天然氣在第一次通過管道輸送到用戶時,必須先將管道內充滿氮氣,原因是_______。
(4)人類正面臨常規能源枯竭的危機,開發新能源迫在眉睫,請你寫出一種新能源: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燒杯中現有10gCu-Zn合金,在其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測得燒杯內剩余物質的質量為59.9g。求:
(1)產生氫氣的質量為____________。
(2)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是______。
(3)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