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如圖中的①、②分別是鈉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
(2)A和B兩種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3)鈉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
(1)11 BC (2)最外層電子數 (3)離子
【解析】
試題分析:(1)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為原子序數,故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故質子數相同的原子或離子屬于同一種元素,由圖可知B、C兩種粒子的質子數相同,故屬于同種元素;
(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即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由于A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故與化學性質相似的是最外層電子數同樣是7的B;
(3)鈉原子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鈉離子;氯離子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化合物氯化鈉。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棗莊市九年級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絢麗多彩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學變化呈現出來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燈
C.節日的禮花 D.彩色的圖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袋裝餅干的包裝中,常裝有一包干燥劑,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D.純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初三中考調研第一次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 事 實 | 解 釋 |
A | 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無毒 | 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
B | 品紅在熱水中擴散速度更快 | 受熱情況下,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
C | 鹽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 兩種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
D | 溫度計中的酒精受熱膨脹 | 原子間的間隔受熱時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廣西貴港市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2分)酸雨,是目前人類遇到的全球性區域災難之一。煤燃燒產生的SO2氣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原因是SO2能與水結合生成弱酸性亞硫酸(H2SO3)。
[查閱資料]
①H2SO3易分解生成H2O和SO2
②H2SO3和SO2都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
③H2SO3、亞硫酸鹽都易與空氣中的氧氣或稀硝酸反應生成H2SO4、硫酸鹽。
④BaSO3不溶于水,可與鹽酸、硫酸反應,BaSO3與酸的反應跟CaCO3與酸反應相似。
寫出BaSO3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小剛同學利用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向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的酸雨(pH約為3)中加入足量的NaOH,并就反應后混合溶液中鹽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反應后的混合溶液中鹽的成分是什么?
[進行猜想]猜想1:只有Na2SO3 ; 猜想2:___________ ; 猜想3:既有Na2SO4,也有Na2SO3 。
[實驗探究]限選試劑:稀硫酸、稀鹽酸、稀硝酸、氯化鋇溶液、石灰水、品紅溶液、石蕊溶液
步驟 |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與結論 |
1 | 分別在A、B兩只試管中各加入2mL反應后的混合溶液 | |
2 | 向A試管中滴加幾滴品紅溶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 | , 證明含有Na2SO3 。 |
3 | 向B試管中,加入 。 | ,證明含有Na2SO4,則猜想3成立。 |
[反思與交流]防止酸雨保護環境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寫出其中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廣西貴港市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固體物質在甲、乙兩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在甲中的溶解度比在乙中大
B.20 0C時該物質在甲溶劑和乙溶劑中的質量分數相等
C.300C時把20g該物質放入50g甲溶劑中,形成溶液的質量為65g
D.400C時該物質在甲、乙兩種溶劑中形成等質量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0C,析出晶體的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廣西貴港市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氫氣用作燃料----氫氣具有可燃性
B.氧化鈣作食品干燥劑----氧化鈣能與水反應
C.氮氣用作保護氣----氮氣化學性質穩定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與堿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七校聯誼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氧化亞銅(Cu2O)是鮮紅色粉末狀固體,可用作殺菌劑、陶瓷和搪瓷的著色劑、紅色玻璃染色劑等。現將 Cu2O 和 Cu 的固體混合物 6.8g 放入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 4.8g 固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則原混合物中的 Cu2O 和 Cu 質量比為
A.9∶8 B.17∶12 C.1∶1 D.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衡陽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及其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鐵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向鹽酸中加入鐵粉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試液后溶液變成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