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碳酸鋅與碳酸鈣其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現將12.5g碳酸鋅固體高溫鍛燒一段時間,冷卻后,向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結論正確的個數是
①共生成16.1g硫酸鋅
②煅燒越充分則消耗的硫酸越少
③煅燒后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減小
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與煅燒時間的長短有關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B
【解析】①12.5g碳酸鋅中鋅元素的質量= 6.5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那么生成的硫酸鋅中鋅元素的質量為6.5g,那么硫酸鋅的質量=
16.1g, 正確;碳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水,利用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的質量比可知等質量的碳酸鋅和氧化鋅,氧化鋅消耗的稀硫酸的量更多,錯誤;③碳酸鋅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氧化鋅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減小,正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來自碳酸鋅,碳酸鋅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與稀鹽酸反應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故最終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與煅燒時間的長短無關,錯誤。故選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Cl和Na0H
B.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
C.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
D.該實驗是將鹽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實驗必須按規范進行操作。根據下列圖示回答:
(l)圖示中實驗操作有明顯錯誤的一項是:__________(選填字母序號:A、B或C)。
(2)圖A中儀器① 的名稱是_______,它在該實驗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等質量的氧化鈣、氫氧化鈣中分別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至過量
B.向一定質量氯化亞鐵和氯化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鎂粉至過量
C.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純堿溶液至過量
D.向等質量的鎂、鋁中分別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至過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和反應關系(“→”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己略去)。
(1)若A的固體可用于人工降雨,B為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E在工業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則B為______;D與E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__。
(2)若A為人體胃酸的士要成分,D與E經混合研磨可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圖中體現了A的四種不同化學性質。則C物質的類別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為氧化物;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第30屆東盟峰會4月底在菲律賓的首都拉下帷幕,南海問題成為本次峰會議題的焦點之一,南海自古就是我國的領土,南海含有豐富的石油等自然資源,又是航運的“咽喉要道”,試回答:
(1)海水含有_______等物質(填一種),舉例說明物質的用途____________。
(2)2017年5月我國成功開采海底“可燃冰”, “可燃冰”是甲烷(CH4)和水形成的一種水合物,試寫出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曾在南海整體打撈“南海一號”古商船,在發現的文物中,真金制品完好無損,銅器銹跡斑斑,鐵制品銹蝕非常嚴重,據此判斷金、銅、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寫出生活中防止鐵生銹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4)我國古代已經掌握用焦炭和鐵礦石煉鐵的反應。公元1世紀,從絲綢之路運到歐洲的鐵制品非常受歡迎。寫出焦炭和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其中利用焦炭的什么性質?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