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小明整理的與氧氣化學性質有關的部分筆記,他歸納了以下四 點,其中不合理的是
A.都是單質與單質反應 B.都是氧化反應
C.都生成了化合物 D.都生成了氣體
D 【解析】A、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S、C、Fe、O2均屬單質,正確;B、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屬氧化反應,有氧氣參與的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故這三個反應均是氧化反應,正確;C、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鐵均屬化合物,正確;D、四氧化三鐵是一種黑色固體,錯誤。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堂鎮六校2018屆考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 用水制冰 B. 用糧食釀酒
C. 用干冰降雨 D. 用木材制桌椅
B 【解析】A、用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構成的,變化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利用其物理性質,故錯誤; B、用糧食釀酒是發生的化學變化,利用其化學性質,故正確; 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的升華,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利用其物理性質,故錯誤; D、用木材制桌椅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利用其物理性質,故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年初中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實驗探究Al和Cu的金屬活動性強弱,若提供的試劑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鹽酸。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選用兩種合適的試劑即可實現實驗目的
B. 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試劑
C. 最多只能設計一種實驗方案
D. 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
A 【解析】A、選用鋁和氯化銅或者是銅和氯化鋁即可實現實驗目的,正確; B、選Al、Cu和稀鹽酸也可以得出鋁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錯誤; C、至少可以選三種方案,方案1是選Al、Cu和稀鹽酸,方案2是選鋁和氯化銅,方案3是選銅和氯化鋁,故錯誤; D、銅不和氯化鋁反應,說明鋁比銅活潑,故可以探究,故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填空題
A、B、C三種物質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P點對應的是物質A的_________(“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加熱C的飽和溶液,出現渾濁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B中少量的A,步驟是:溶解→蒸發結晶→_________→洗滌干燥。
(4)將t2℃的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所得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是ω(A)、ω(B)和ω(C),則三者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不飽和 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溫度C的飽和溶液析出C 趁熱過濾 ω(B)>ω(A)>ω(C) 【解析】(1)P點在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故P點對應的是物質A的不飽和溶液; (2)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溫度C的飽和溶液析出C; (3)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變化較大,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變化不大,故除去B中少量的A,步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在常溫下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
A. Fe2O3→FeCl3 B. CO2→CO C. Cu→Cu(NO3)2 D. Na2CO3→NaNO3
B 【解析】A、氧化鐵中的鐵顯+3價,可以和稀鹽酸反應直接生成氯化鐵,錯誤; B、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故在常溫下不可以一步獲得,正確; C、銅可以與硝酸銀反應制得硝酸銅,錯誤; D、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可以制得硝酸鈉,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營養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葡萄糖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與碘作用呈藍色
C. 常溫下油脂都呈液態 D. 青菜中富含蛋白質
B 【解析】A. 葡萄糖是有機低分子化合物,錯誤; B.淀粉與碘作用呈藍色,正確; C. 常溫下植物油脂呈液態,動物油脂呈固態,錯誤; D、青菜中富含有維生素,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中用一氧化碳還原純凈的粉末.反應后裝置中玻璃管內固體粉末由紅色全部變為黑色
小明同學認為該黑色固體全部是鐵,但小軍同學提出了質疑,于是同學們提出查閱資料,尋求真理.
【查閱資料】
一氧化碳還原
的固體產物的成分與反應溫度、時間有關,產物可能是
、FeO、Fe
幾種物質的性質
物質性質 | Fe | | FeO | |
顏色 | 黑色 | 紅色 | 黑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鐵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已知反應:
溶液呈棕黃色
【實驗探究
該小組同學將反應后的黑色固體研細后,用磁鐵吸引,發現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則該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______
填化學式
.
黑色固體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Ⅰ:全部為Fe
猜想Ⅱ:全部為
猜想Ⅲ:______ 填化學式
將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全部溶解,觀察現象:
有無色氣體產生,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
填化學式
.
溶液呈棕黃色
由上述實驗現象,得出上述猜想______ 正確.
【評價與反思】
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
若撤出裝置中點燃的酒精燈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 .
FeO Fe和 Fe Ⅲ 檢驗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 污染環境 【解析】試題分析:將反應后的黑色固體研細后,用磁鐵吸引,發現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則該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Fe2O3和FeO;黑色固體粉末的成分有三種情況:猜想Ⅰ:全部為Fe猜想Ⅱ:全部為Fe3O4猜想Ⅲ:Fe和Fe3O4;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全部溶解,觀察現象:①有無色氣體產生,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鐵,因為鐵能夠和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會使實驗結果產生明顯誤差的是( )
A.使用過量的紅磷
B.把紅磷改為蠟燭
C.恢復到實驗開始前的溫度才進行測量
D.不打開橡膠塞,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點燃紅磷
B 【解析】 試題分析: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我們常用燃燒紅磷或白磷的方法,因為磷燃燒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幾乎不占空間,使得內外產生氣壓差,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因此在選擇可燃物時,必須考慮到:燃燒的條件;生成物的狀態;不與空氣中其他物質發生反應。A、使用紅磷的量必須足量,才能將密封空氣中的氧氣全部消耗掉,故選項正確;B、蠟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是氣體,不可以代替紅磷,故選項錯誤;C、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蘇馬蕩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饅頭、面包等發面食品的一個特點是面團中有許多小孔, 他們使發面食品松軟可口。小明學習相關化學知識后, 將家里制作饅頭用的白色粉末帶到實驗室與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進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 加適量水, 測得溶液的 pH >7, 說明溶液呈堿性。
【提出問題】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1)碳酸鈉、碳酸氫鈉都可用于制作發面食品。
(2)碳酸氫鈉不穩定, 受熱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鈉很穩定。
【猜想與假設】 猜想Ⅰ: 碳酸鈉
猜想Ⅱ: 碳酸氫鈉
【實驗探究】甲乙興趣小組設計不同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甲組方案: 如圖 1, 取適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 將導管伸入澄清石灰水, 加熱,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Ⅱ正確。寫出裝置 B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乙組方案: 用如圖 2 所示裝置作為反應容器, 準確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以判斷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別向盛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白色粉末的錐形瓶中, 注入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的稀鹽酸, 記錄如表:
實驗編號 | 錐形瓶內物質 | 最終得到 CO2 體積 /ml | |
名稱 | 質量 /g | ||
① | 碳酸鈉 | a | V1 |
② | 碳酸氫鈉 | a | V2 |
③ | 白色粉末 | m | V3 |
表中 m =_____g; 根據上表中數據分析, 猜想Ⅱ正確, 判斷的依據是______。
【反思應用】
(1)甲組方案中, 無法判斷白色粉末是否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 乙組方案可以判斷, 如果是兩者的混合物, 應該滿足的條件是______。
(2)家中制作饅頭、面包時, 將面粉發酵 ( 產生有機酸) , 再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 可以使饅頭、面包松軟。原因是______。
CO2+Ca(OH)2 ══CaCO3↓+H2O a V3=V2 V132 白色粉末與有機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氣體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氣室,使饅頭、面包疏松多孔 【解析】本題考查了常見鹽的化學性質和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實驗探究:裝置B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 ══CaCO3↓+H2O; 為了進行對比,表中m=ag;...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