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圖所示。下列關于以上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 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4∶1
C.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 X的值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題。以下流程是通過控制化學反應的條件來促進或抑制化學反應,實現“低碳”,從而更好地通過化學反應為人類造福。
根據上述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流程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 。
(2)從圖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填字母)。
A.水生成氫氣的過程中所用的催化劑一定是二氧化錳
B.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復合催化劑的作用下的反應產物是混合物
C.分離、濃縮得到二氧化碳的過程是化學變化
(3)甲醇(CH3OH)燃燒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還生成一種常溫下為液態的化合物,寫出反應
的符號表達式 ▲ ,如何證明燃燒產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設計的實驗方法是 ▲ 。
(4)尿素[CO(NH2)2]是對提高糧食產量有重要作用的一種化肥,人們控制條件可以使CO2和物質M發生反應:CO2+2M═CO(NH2)2+H2O,物質M的化學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元素的一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元素是一種金屬元素 B.該微粒是陽離子
C.該微粒具有穩定結構 D.該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個電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煙 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D.干冰在空氣中升華周圍出現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G是初中常見的7種物質,它們有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產物已略去)。
已知A、C是無色液體,B、F是無色氣體,其中大量排放F會引起溫室效應,
D是黑色固體, G是紫黑色固體。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 G ,H ;
(2)請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B +H ,
②G→B .
(3)實驗室常用 (填物質名稱)檢驗F氣體的存在,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發現,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設立研究課題: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適當的反應溫度制取二氧化碳.
[實驗一] 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l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硫酸濃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氣體體積(mL) | 35 | 47 | 55 | 51 | 42 |
[實驗二] 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
操作:往盛有l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
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
試管 編號 | A | B | C | D | E |
溫度(℃) | 40 | 50 | 60 | 70 | 80 |
現象和比較 | 有少量 氣泡 | 氣泡比A 號試管多 | 氣泡明顯比B 號試管多 | 大量氣泡產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 | 反應激烈, 迅速產生 大量氣體 |
請根據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分析處理以上兩個表中數據,得出結論:
(1)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 %。
(2)在合適的硫酸濃度下,應選擇最合適的反應溫度為 ℃。
(3)除選用適當的溫度和合適濃度的硫酸之外,在反應過程中,為防止硫酸鈣覆蓋在
大理石上,應增加 操作,更有利于氣體的制備。
(4)該研究小組為了研究 對該反應速率
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試管編號 | A | B |
試管內藥品 | 1g塊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 1g粉末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
現象和比較 | 有少量氣泡 | 迅速產生較多氣泡 |
(5)根據上述實驗研究,你覺得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的裝置中,最佳選用 (填
編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