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時,將不同質量的NaCL晶體分別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與加入NaCL晶體質量的對應關系如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組實驗中X的值為120 B. 組實驗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
C. 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D. 圖中a的值為30
A 【解析】A、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0℃時100g水中能溶解20g氯化鈉,所以C組X的值為100+20=120,正確;B、根據題意可知A組中還能繼續溶解氯化鈉固體,所以為不飽和溶液,錯誤;C、溶解度大小的影響因素是溫度與溶劑量的多少無關,錯誤;D、根據題意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所以圖上a點縱坐標的值為36,錯誤。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兩者都由分子構成 B. 前者能支持燃燒后者能滅火
C. 兩物質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相同 D. 在實驗室可用同一裝置制取
C 【解析】A、O2是由氧分子構成的,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正確;B、前者能支持燃燒后者能滅火,正確;C、O2是由氧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化合價為零,二氧化碳中氧元素顯-2價,錯誤。D、實驗室可以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都不需要加熱,且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密度都比空氣大,故在實驗室可用同一裝置制取,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鐵粉末的燒杯中不斷加入稀鹽酸,燒杯中相關量的變化與圖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null
人體內一些液體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A. 血漿(7.35﹣7.45) B. 胃液(0.9﹣1.5)
C. 唾液(6.6﹣7.1) D. 尿液(4.7﹣8.4)
A 【解析】當溶液的pH小于7時,隨著pH的減小,酸性逐漸增強。A、血漿的pH為(7.35﹣7.45),大于7,呈弱堿性,錯誤;B、胃液的pH為(0.9﹣1.5),小于7,呈強酸性,正確;C、唾液的pH為(6.6﹣7.1),小于7,呈弱酸性,錯誤;D、尿液的pH為(4.7﹣8.4),呈酸性、中性、堿性,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以下稀鹽酸和氫氧化鈣發生的中和反應實驗探究。
【演示實驗】由圖可知該實驗操作是將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CaCl2溶液顯中性,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針對疑問,甲組同學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有CaC1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1和Ca(OH)2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小組進行了下列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Ⅲ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1)丙組同學認為滴加Na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證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請你幫助他們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要考慮________________。
稀鹽酸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Ca(OH)2和HCl會發生反應 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產生白色沉淀 CaCl2和Na2CO3也能反應產生白色沉淀 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演示實驗】由圖象可知,該溶液的pH由大到小,說明是向堿溶液中滴加酸,故將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鈣溶液中;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一根潔凈的鐵釘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鐵釘表面產生氣泡;②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淺綠色;⑧鐵釘的質量減輕;④溶液的質量增加,以上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①②⑧ B.①⑧④ C。①④ D.①②⑧④
D 【解析】 試題分析: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亞鐵,硫酸亞鐵的溶液是淺綠色的,所以反應時會有氣泡產生且溶液逐漸變為淺綠色,由方程式Fe+H2SO4(稀)═FeSO4+H2↑可知:反應時一個鐵原子能置換出一個氫氣分子,故鐵與硫酸反應時生成的氫氣質量遠遠小于反應的鐵的質量,所以溶液質量會增加,隨著反應的進行,鐵釘的質量會逐漸減小;綜合以上信息可得答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 SO3+2NaOH=Na2SO4+H2O
B. CaO+2HCl=CaCl2+H2O
C. 2NaOH+H2SO4=Na2SO4+2H2O
D. Cu(OH)2Cu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利用稀鹽酸與NaOH溶液探究中和反應時,采用傳感器測量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實驗是將稀鹽酸滴入NaOH溶液中
B. 滴加溶液為20 g時,反應放出的熱量最多
C. 滴加溶液為40 g時,燒杯內的溶液不能導電
D. M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
D 【解析】A.根據圖象中pH值的變化是從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大于7,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中和反應是否反應完分析; C.溶液是否導電主要取決于溶質在溶劑中是否以離子形式存在; D. 根據M點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析】 A.由圖象可知,pH值是開始時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可知原溶液顯酸性,然后不斷的加入堿性溶液,使pH增大,說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初三中考化學復習 金屬材料 專題復習練習 題型:單選題
金屬材料在現實生活中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屬材料的運用與金屬所具有的性質不一致的是( )
A. 制造白熾燈燈絲——熔點高
B. 制造飛機——堅硬而質輕
C. 制造裝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蝕
D. 制造保險絲——硬度大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金屬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制造白熾燈燈絲的金屬應熔點高,不易熔化;制造飛機的材料應堅硬而質輕;制造裝化工原料的容器的金屬應耐腐蝕;制造保險絲的金屬應熔點低,所以只有D的性質與用途不一致.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