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下列實驗現象,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圖1觀察木條能否復燃,檢驗是否為氧氣 B. 圖2觀察燒杯內壁變渾濁,判斷甲烷中含有氫元素
C. 圖3觀察石蕊溶液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 圖4觀察燃燒先后順序,比較可燃物著火點的高低
B 【解析】A、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觀察木條能否復燃可以檢驗是否為氧氣,正確;B、燒杯內壁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甲烷中含有碳元素,錯誤;C、石蕊溶液變紅,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正確;D、觀察燃燒先后順序可以比較可燃物的著火點,其中著火點低的先燃燒,正確。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畢業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選項 | 性質 | 用途 |
A | 生石灰能與水反應 | 用作食品干燥劑 |
B | 熟石灰能與酸反應 | 用于改良土壤的堿性 |
C | 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 | 用于去除爐具上的油污 |
D | 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 | 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生石灰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可以作食品干燥劑,正確; B、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可以與酸發生反應,故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錯誤; C、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故可用于去除爐具上的油污,正確; D、碳酸氫鈉顯弱堿性,能與鹽酸反應,故可以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18屆春季3月份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中可以燃燒的是( )
A. 鐵絲 B. 鎂條 C. 紅磷 D. 木炭
A 【解析】A、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較少,鐵絲在空氣中都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能燃燒,故選項正確; B、鎂在空氣中能劇烈燃燒生成氧化鎂,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C、紅磷在空氣中能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D、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依據圖分析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質由5個原子構成
B.化學變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參加反應的乙的質量和生成的丁中氫元素的質量相等
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l:1
C 【解析】A由圖可知,甲的一個分子由5個原子構成;B、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所以反應前后硅元素的化合價改變;C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質量不變;參加反應的乙的質量和生成的丁中氫元素的質量相等;D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所以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l:2;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實驗探究和證據推理是提升認知的重要手段,化學興趣小組對"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實驗進行探究。
Ⅰ探究CO2的制備
(1)實驗室通常利用上圖1中__(填字母)裝置的組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圖2所示裝置可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氫氣體,除雜時應將混合氣體從導管____(填“①”或“②”)通入裝置中。
Ⅱ探究CO2與NaOH溶液能否反應
實驗甲:向兩個裝滿二氧化碳的同樣規格的瓶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振蕩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圖3)。
(1)若觀察到U型左端液面_______(填“升高”成“降低”),則證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2)對靜置后左瓶內的溶液進行下列操作,由對應的現象可推知CO2與NaOH一定反應的是_____(填對應選項的字母)。
a.滴加酚酞,溶液變為紅色 b.滴加少量稀鹽酸,不產生氣泡 C,滴加少量氯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乙:在NaOH固體中加入適量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飽和NaOH的乙醇溶液,向該溶液中通入CO2,直至產生白色沉淀Na2CO3,證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3)該實驗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影響物質的溶解性。
實驗丙:如圖4所示,將5mL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ρ≈1.1gmL)緩慢、全部注射入瓶中,觀察到酒精倒流入瓶中,最終瓶中剩余5mL氣體。此實驗條件下,1體積水約可溶1體積CO2,CO2不溶于酒精。
(4)實驗時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代替量筒中的酒精。
(5)實驗時將NaOH溶液緩慢注射入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上述實驗可推知:與NaOH反應的CO2約為________________(取整數)mL
BC CaCO3 +2HCl==CaCl2 + H2O +CO2↑ ① 升高 C 溶劑 不能 防止CO2氣體從導管逸出 70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堿、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溶解性的影響因素等,綜合性較強,仔細審題,弄清題意,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Ⅰ探究CO2的制備 (1)實驗室制取CO2,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屬于固—液常溫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食物中的鈣、鐵均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B. 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干燥可防止其生銹
C. 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可轉化為氯化鉀等物質 D. 適度調大燃氣灶的進風口可使燃氣充分燃燒
A 【解析】A、食物中的鐵屬于微量元素,鈣屬于常量元素,錯誤;B、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干燥可防止其生銹,正確;C、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可轉化為氯化鉀和氧氣,正確;D、適度將灶具的進風口調大,增加進入空氣(或氧氣)的量,使燃氣燃燒更充分,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⑴生鐵是常用的鐵合金,其硬度比純鐵____(填“大”或“小”)。
⑵空氣中,鋁比鐵具有更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__________。
⑶鐵制品容易銹蝕,可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鐵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如果把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配制成除鐵銹所需要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稀硫酸,需要水的質量是____g。
⑷小強用實驗研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產生的廢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銅。他取一定量的廢液,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然后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發現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____,向廢液中加入鐵粉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大 鋁在常溫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對內部的鋁起保護作用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390g Fe、 Cu Fe + CuSO4 = Cu + FeSO4 【解析】本題考查了合金,金屬的化學性質,溶液稀釋的計算等。 ⑴生鐵是常用的鐵合金,其硬度比純鐵大; ⑵空氣中,鋁比鐵具有更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鋁在常溫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5月我國發布了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名稱,下圖是其中一種元素的信息,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Mc”表示鏌這種物質、鏌元素、1個鏌原子 B. 鏌屬于金屬元素
C. 鏌的原子序數115表示其核內有115個中子 D. 四種新元素的原子中質子數不同
C 【解析】A、Mc屬于金屬元素,可表示鏌元素,表示一個鏌原子,還能表示鏌這種物質,正確;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鏌,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正確;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115,表示原子序數為115;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為115,而不是中子數為115,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1分)化學是—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1)根據圖(1)回答:寫出a的名稱 ;在連接c和d時,使d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
(2)采用圖(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
(3)利用圖(3)裝置(夾持裝置未畫出)能進行的下列實驗是 (填字母);
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B.用鋅與稀硫酸制氫氣
C.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寫出你所選答案的化學方程式 。
(4)圖(3)中的氣體發生裝置雖然簡單,操作方便,但無法控制反應的速率。請從圖(4)中選取 (填字母)與圖(3)組合出一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的裝置。
(5)干燥二氧化碳氣體可用圖(5)中的甲裝置,甲裝置中應放 作干燥劑(填“濃硫酸”“氧化鈣”或“氫氧化鈉”);若用乙裝置測量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圖中植物油作用為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的結果 (填“有”或“沒有”)明顯影響。若用圖甲裝置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應先在瓶中裝滿水,氧氣應從 (填“左”或“右”)端導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