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二氧化碳和氧化汞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 關系密切.
物質的元素組成;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 |
專題: |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
分析: | 從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兩方面進行分析、考慮;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因為物質參加化學反應時發生作用(得失電子)的一般只是最外層電子,所以說與元素化學性質最密切的是最外層電子數. |
解答: | 解:氧氣由氧元素組成,二氧化碳的組成是由碳和氧兩種元素組成,氧化汞是由汞和氧兩種元素元素組成,根據組成可以看出,氧氣、二氧化碳和氧化汞三種物質中都含有氧元素;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目有密切關系,所以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 故答案為:氧元素,最外層電子數.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學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即可正確解答.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中經常要根據實驗內容選擇對應的儀器和裝置.
(1)將下列操作還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種儀器(如圖甲所示)用短線連接起來.
(2)實驗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說明甲烷具有 的性質.圖乙裝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氣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氣體.無論瓶內裝滿空氣還是裝滿水,收集氣體時,制得的氣體都從b端進人,該氣體是 (填序號).
A.O2 B.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x的原子最外層有3個電子,元素Y的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則這兩種
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
A.X2Y B.X2Y3 C.XY3 D.X3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幾個常見實驗的注意事項:
①在試管中加熱膽礬,試管口要略低于試管底部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要預先放入少量水
③氯酸鉀制氧氣實驗完畢,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熱,
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防止( )
| A. | 水倒流 | B. | 溫度過高 | C. | 容器破裂 | D. | 反應過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根據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文字(或化學符號)表達式是 ;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寫出裝置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生活的世界由豐富多彩的物質組成,物質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現有氯化鈉、水銀、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其中由分子構成的是(填化學式,下同) ,由離子構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某實驗報告中的一組數據:
實驗 序號 | 試劑1 | 試劑2 | 混合前 溫度/℃ | 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溫度/℃ |
① | 3.2 mL水 | 3.2 g Na2CO3固體 | 20 | 24.3(t1 ) |
② | 35 mL稀鹽酸 | 3.2 g Na2CO3固體 | 20 | 25.1(t2 ) |
③ | 35 mL水 | 2.5 g NaHCO3固體 | 20 | 18.5(t3 ) |
④ | 35 mL稀鹽酸 | 2.5 g NaHCO3固體 | 20 | 16.2(t4) |
(1)從實驗①、③數據可知:Na2CO3溶于水________熱量,NaHCO3溶于水________熱量(填“放出”或“吸收”)。
(2)根據t2>t1 可知Na2CO3與稀鹽酸反應______熱量,根據t4<t3 可知:NaHCO3與稀鹽酸反應______熱量(填“放出”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