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下列各組物質,選用試劑(括號內的物質)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鹽酸) B.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
C.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 D.稀鹽酸和稀硫酸(鋅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中一些體液的pH都處在一定的范圍內,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A.胃液0.8~1.5 B.唾液6.5~7.5 C.尿液5.0~7.0 D.血液7.35~7.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中,將1molCO和1molO2混合,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的氣體中C、O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B.參加反應的CO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C.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為原混合氣體的
D.反應后所得氣體是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用稀鹽酸除去金屬表面的鐵銹
B.鹽酸使指示劑變色
C.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小木棍逐漸變為黑色
D.濃鹽酸在空氣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霧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N2 | O | 將氣體緩緩通過足量的灼熱銅網 |
B. | NaCl固體 | Na2SO4 | 溶解,加入適量硝酸鋇溶液,過濾,蒸發 |
C.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足量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
D. | CaCl2溶液 | HCl |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A、B都由兩種相同的元素組成,C、D均為氣體單質,人和動物吸入C后,體內的營養物質會發生緩慢氧化,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B ;
(2)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3)A、B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性質不同,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課上,某同學練習用量筒量取液體。他先將量筒放在水平的實驗桌上,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水后,他先是仰視液面,讀到刻度數值為30mL,接著他傾出部分液體在燒杯內,又俯視液面,讀到刻度數值為10mL。請你來幫他算算,這位同學實際上往燒杯中傾出的液體體積為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該紅色粉末可能由Cu 、Fe2O3兩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閱資料】(1)白色無水CuSO4遇水變藍
(2)Cu在FeCl3溶液中發生反應:2FeCl3+Cu 2FeCl2+CuCl2
【實驗探究】
[甲組同學]:定性檢測該紅色粉末的物質組成
(1)小云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充分振蕩后觀察,發現固體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則猜想 一
定不成立,寫出其中鹽酸參與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小偉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潔凈的鐵絲,反應充分后,觀察到鐵絲表面有
紅色固體出現,得出猜想③成立,寫出生成紅色固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
[乙組同學]:定量測定該紅色粉末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
實驗步驟:小晨稱取該紅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下圖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高溫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物質的總質量(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其數據如下表:
| 反應前 | 反應后 |
Ⅰ 組 |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48.3 g |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47.1 g |
Ⅱ 組 | 洗氣瓶和瓶中所盛物質的總質量為258.6 g | 洗氣瓶和瓶中所盛物質的總質量為261.9 g |
【交流討論】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目的是 。
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B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根據上述表格中的實驗數據計算:紅色粉末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
(3)從環保角度看上述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 。
【拓展延伸】對實驗后B裝置洗氣瓶內溶液做進一步探究
實驗步驟:小淵同學取該洗氣瓶內溶液50克,逐滴加入氫氧化鈣溶液至無沉淀析出,共得沉淀5克。試計算:洗氣瓶內的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