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實驗室常用儀器,利用這些儀器可完成多個實驗,請據圖回答問題。
(1)加熱液體:需要用到的儀器的名稱:D:_________;
(2)制取氣體: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液體藥品________,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上述儀器組裝發生裝置,需要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4)在E中收集滿二氧化碳,倒扣于水槽中,一段時間后,E中液面__________(填“上升”或“不變”);若E中充滿下列________氣體,也會發生類似現象。
A.H2 B.O2 C.HCl D.CO
(5)已知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中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下圖是一定體積的氫氣和不同體積的氧氣合成水(液態)的實驗數據的關系圖(橫坐標表示反應前氧氣的體積,縱坐標表示反應后剩余氣體的體積,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測定),試回答:
Ⅰ、實線部分表示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
Ⅱ、實線與虛線的交點P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反應前原有氫氣______mL。
酒精燈 稀鹽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熄滅則已滿 2KMnO4K2MnO4+MnO2+O2↑ ACDH 上升 C H2 恰好完全反應 6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儀器D名稱是酒精燈,常用于加熱;(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液體藥品是稀鹽酸,化學方程式是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檢...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射陽實驗初中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歸納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關事實的推理、結論合理的是( )
事實 | 結論 | |
A | H2O和C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但 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時卻能夠使石蕊變紅 | CO2與H2O發生了化學反應 |
B | 白磷和紅磷均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 | 白磷和紅磷屬于同一種物質 |
C |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 瓶內水平面上升約1/5 | 氧氣約占空氣總質量的1/5 |
D | Al制品的耐腐蝕性比Cu制品強 | Al的活潑性小于銅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酸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H2O和C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但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時卻能夠使石蕊變紅,說明CO2與H2O發生了化學反應且生成酸類物質,正確;B、決定物質種類的是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白磷和紅磷均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其組成元素相同,但是結構不同,因而是兩種不同的物質,錯誤;C、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內水平面上升約1/5,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中各量變化關系的是( )
A.圖①是給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
B.圖②是向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固體
C.圖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斷加水
D.圖④是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鋅粒
C 【解析】A、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和質量都不變,所以應該是橫線,故A錯誤; B、氧化鈣固體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使原溶液中溶劑減少,會析出溶質,溶質減少,溶液質量也隨之減少,故B錯誤; 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斷加水,酸性越來越弱,PH越來越大,如果純水PH為7,但酸不可能沒了,所以無限制的接近于7,而不能到7,故C正確; D、向一定質量的稀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8屆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肥皂水區分軟水和硬水 B. 用食醋區分食鹽和小蘇打
C. 淬火后的縫衣鋼針不能彎曲 D.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區分氯化銨和硫酸銨
D 【解析】A、可用肥皂水檢驗軟水和硬水,泡沫多的為軟水,泡沫少的為硬水,可以區分,不符合題意;B、食醋與小蘇打反應生成氣體,與食鹽不反應,可以區分,不符合題意;C、淬火后的縫衣鋼針變硬變脆,不能彎曲,不符合題意;D、氯化銨和硫酸銨均與熟石灰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故無法鑒別,符合題意。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8屆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1,為原子,錯誤;B、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0,為原子,錯誤; C、質子數=123,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正確;D、質子數=16,核外電子數=18,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錯誤。 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核心素養。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B. 生成的丙、丁兩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1
C.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 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13:16
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2C2H2+5O2 4CO2+2H2O。A、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氧和碳元素化合價均已改變,故A錯誤;B、生成的丙、丁兩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4:2=2∶1,故B正確;C、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2×﹙12×2+2﹚∶5×16×2=13∶8,故D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B. 電解水負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C. 濃鹽酸打開瓶蓋有白煙
D.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A 【解析】A、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故A正確;B、電解水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能燃燒,故B錯誤;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打開瓶蓋有白煙,故B正確;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故D錯誤。 點睛∶氫氧化銅是藍色沉淀。電解水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長寧區2018屆初三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葡萄糖(C6H12O6)屬于
A. 鹽 B. 氧化物 C. 單質 D. 有機物
D 【解析】葡萄糖(C6H12O6)屬于有機物。鹽,氧化物,單質均屬于無機物。0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教育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 汽油揮發 B. 蠟燭燃燒 C. 食物變質 D. 鐵打生銹
A 【解析】A、汽油揮發的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