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M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 | 猜想①正確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稀鹽酸 | 沒有氣泡產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分別取少量濾液于A、B兩支試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 若A中產生白色沉淀,B中沒有沉淀 | “猜想一”成立 |
若A中沒有沉淀,B中產生白色沉淀 | “猜想二”成立 | |
若A、B中都沒有沉淀產生 | “猜想三”成立 |
分析 探究一 (1)根據碳酸鈉的性質和部分標簽的內容進行猜想;根據氫氧化鋇或氯化鋇溶液的酸堿性分析設計實驗;
探究二根據碳酸鈉與氫氧化鋇的反應及反應的程度分析猜想;根據氫氧化鈉、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分析實驗的結論;根據碳酸鈉與氯化鋇的反應、氫氧化鋇與碳酸鈉的反應現象完成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及結論進行反思.
解答 解:探究一:
【提出猜想】由標簽可知,溶液為鋇的化合物溶液,能與碳酸鈉的反應可能是氫氧化鋇或氯化鋇;故填:Ba(OH)2;BaCl2;
【設計實驗】由于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氯化鋇溶液呈中性,根據現象及結論可知滴加的是酚酞試液;故填:酚酞試液;
探究二:
【提出猜想】由于碳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反應生成了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由于反應的量不同,所以,過濾后澄清濾液中會有的溶質可能是NaOH和Na2CO3或NaOH和Ba(OH)2 或NaOH;故填:NaOH和Ba(OH)2;
【實驗驗證】認為猜想一不成立的實驗結論不正確,原因是:溶液中氫氧化鈉能與加入的少量鹽酸反應,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鈉也可能不產生氣體.所以,他們的實驗結論不正確;故填:不正確;
【繼續探究】由于碳酸鈉與氯化鈣的反應生成沉淀、氫氧化鋇與碳酸鈉的反應生沉淀,猜想二成立,則氫氧化鋇會和碳酸鈉反應產生碳酸鋇沉淀,因此會觀察到:A中沒有沉淀,B中產生白色沉淀;故答案為:Na2CO3;若A中沒有沉淀,B中產生白色沉淀;
【反思與拓展】①為防止標簽被腐蝕而破損,傾倒液體時標簽要向著手心;故填:標簽要向著手心;
②在分析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時,除考慮可溶性的生成物,還應考慮反應的程度;故填:反應的程度(合理即可).
點評 本考點探究了物質的組成成分,解答本題關鍵是在分析過濾后溶液中溶質成分時不僅要看生成物中溶質,還要看反應物是否有剩余,檢驗鈣離子可以用碳酸根離子來考慮,檢驗碳酸根離子,可以用鈣離子檢驗.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編號 | 20%的稀硫酸各20mL | 鋅粒 | 收集1瓶氫氣所需的時間 |
① | 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硫酸銅溶液1mL | 1g | 2分10秒 |
② | 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硫酸鋅溶液1mL | 1g | 3分01秒 |
編號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比較 | 實驗結論 |
① | 取1g鋅粒于錐形瓶中, 加入20mL 20%的稀硫酸 | 產生氫氣的速率較快與銅單質有關 |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物質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 鹽酸(硫酸) | 產生大量的氣泡 | 該溶液是Na2CO3 相關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
第Ⅰ組 | 第Ⅱ組 | 第Ⅲ組 | |
鹽酸的質量/g | 20 | 40 | 60 |
生成氣體的質量/s | 2.2 | 4.4 | 5.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松花皮蛋用刀切開放在盤子中 | B. | 用奉新生產的大米釀成四特酒 | ||
C. | 用新鮮贛南臍橙榨水果汁 | D. | 將廣昌白蓮包裝運輸到廣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