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一)配平化學方程式,就是通過在各物質的化學式前面添加系數,使反應中每種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的過程.通常通過觀察,找出變化的特點或規律,常使用“奇數配偶”、“定1法”的方法.配平時,一般最后配平單質中的元素.
(二)根據化學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進行解答,左上角表示質量數,左下角表示質子數,右上角表示離子所帶電荷,右下角表示原子數目,正上方表示化合價.
(三)根據各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一)(1)采用“定1法”,將CO2的系數定為1,則CO的系數為1,根據氧元素守恒可知Fe2O3的系數為

,Fe的系數為

,最后將系數同乘以3變為整數,
故各物質的配平系數依次為:1,3,2,3
(2)采用“定1法”,將硫酸鋁的系數定為1,則Al的系數為2,硫酸根的系數為3,最后根據氫元素守恒,知氫氣的系數為3,
故各物質的配平系數依次為:2,3,1,3
(二)(1)化學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微粒中所含該原子的數目.例如,O
2表示一個氧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2)化學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該化合物里該元素或原子團所顯的化合價.

表示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3)化學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O
2-表示1個氧負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
(4)化學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微粒的個數,2H
2O中,前面表示2個水分子,后面的表示1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原子.
故答案為:(1)表示一個氧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3)表示1個氧負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
(4)前面表示2個水分子,后面的表示1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原子.
(三)因為氫氣具有可燃燒,氧氣助燃,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燃燒,所以可用一根燃著的火柴進行檢驗.
故答案為:將一根燃著的火柴接近瓶口,瓶中氣體燃燒的為氫氣,伸入瓶中,火柴繼續燃燒的為空氣,燃燒更旺的為氧氣,火柴熄滅的為二氧化碳.
點評:解答本題必須熟知常見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奇偶法、定1法等,要理解和熟記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