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金屬之一。關于鋁的“自我保護”能力極強的原因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鋁的化學性質本來不活潑,難被腐蝕;②市場上的鋁材料通常是鋁合金,合金是不發生化學反應的;③鋁性質活潑,表面能產生一層結構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 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對圖示反應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 | |||
![]() | |||
| |||||
![]() | |||||
![]() | |||||
A.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種元素 B.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個數之比為1:1
C.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單質 D.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學習鹽的性質時,某組同學將碳酸鈉溶液和一瓶標簽破損的溶液M(如圖)進行反應,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后得到澄清濾液.同學們對該實驗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1)【提出猜想】該組同學認為M溶液的溶質有兩種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資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M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 |
| 猜想①正確,碳酸鈉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探究二 過濾后澄清濾液中會有哪些溶質?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實驗驗證】同學們針對“猜想一”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稀鹽酸 | 沒有氣體產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他們的實驗結論是否正確? ,理由是 .
(4)【繼續探究】設計實驗方案確定濾液中溶質的組成.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分別取少量濾液于A、B兩支試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 若A中產生白色沉淀,B中沒有沉淀 |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 “猜想三”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與環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煤和 常稱為化石燃料。
(2)燃煤發電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為減少它的排放,科學家致力于研究將過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綠色化學“的特點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應,生成下列有機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只生成一種產物就能實現“零排放”,這種產物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按要求填空:
①體溫計中金屬元素(Hg)的名稱是 (1) 。
②生理鹽水中的溶質(寫化學式) (2) 。
③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表示出它的8個分子 (3) 。
④可用于洗滌油污的Na2CO3溶液呈 (4)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
Na2CO3 (5) (填“屬于”或“不屬于”)堿。
⑤熟食制品常加入規定含量的防腐劑。丙酸鈉(C3H5O2Na)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其中
氫、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6) ,0.5mol丙酸鈉中含有 (7) 個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