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的實驗操作是保證實驗安全和實驗成功的前提,下面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四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所示實驗的錯誤是 ;
(2)圖B所示實驗中導致實驗結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點即可);
(3)圖C所示實驗中的錯誤會導致所配制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正確讀出量筒內液體體積的方法是 ;
(4)圖D所示實驗的錯誤操作,可能導致的后果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學們常用下圖所示裝置來制備常見氣體
請回答:
(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取氧氣,應選用________作為發生裝置(填序號);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________________(填“把導管移出水面”或“熄滅酒精燈”)。
(3)D裝置既能用來收集氧氣,又能用來收集二氧化碳,這種收集氣體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法。
(4)如用A裝置和H2O2、MnO2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著名的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是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過量氨氣,再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體,將其加熱得到純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Cl + H2O + CO2 + NH3
NaHCO3 + NH4Cl
NaHCO3
Na2CO3 + CO2 + H2O
由上述信息可知,NaHCO3常溫下溶解度較 ,受熱易 ,
若NaCO3中混有NaHCO3雜質,可用 方法將雜質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稀鹽酸中:Na+、CO32-、SO42- B.在氫氧化鈉溶液中:H+、Zn2+、Cl-
C.在氯化鈉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銨溶液中:Na+、Cu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P點表示t2℃時完全溶解30gA物質至少需 g水.
(2)t2℃時等質量的A、B、C三種飽和溶液中所含溶劑質量最多的是(序號下同)
(3)現有A、B、C三種物質的濃溶液,適用于海水曬鹽原理進行結晶的是
(4)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時,
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中對部分化學知識歸納總結正確的是( )
A | B | C | D |
①熱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②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常用來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用于鑲嵌在玻璃刀頭上 | ①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著 ②酒精溶液是混合物,說明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 ③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 ①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區分棉線和羊毛線 ②有觀察顏色的方法區別白酒和白醋 ③用無色酚酞溶液可鑒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 ①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軟化 ②合理施用農藥、化肥可減少水體污染 ③點燃可燃性氣體前必須驗純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加強河湖管理,建設水生態文明”。下列關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環主要是通過物理變化完成的
B.化肥、農藥的不合理施用,會造成天然水體的污染
C.天然水中硬水屬于混合物,軟水屬于純凈物
D.天然淡水經過沉降、過濾、殺菌消毒等凈化過程變成自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克山病是首先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發現的一種病因不明的心臟病。克
山病幾乎全部發生在低硒地帶的居民中。病人的頭發、血液中硒元素的含量明顯
低于非病區居民。已知硒(Se)與硫的化學性質相似,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克山病可能是人體中硒元素缺乏所致
B.病區居民口服Na2SeO4一定可能預防克山病
C.H2SeO4,讀作硒酸
D.H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價+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