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A.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斷運動
B.変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
C.水降溫會結冰,是因為結冰時水分子靜止不動
D.將石塊研磨成粉狀,說明分子變小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加熱到50℃時現象如圖2。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2)圖2中可能為飽和溶液的是 。
(3)圖1中溶液濃度較大的是 ;王浩同學“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的觀點 (填“正確”或“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4年宣城市被授予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文房四寶”中的徽墨、宣紙、歙硯是我國享譽中外的文化瑰寶。
⑴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煙炱(tái)加工制成,用其寫字作畫永不變色。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學名稱是 。
⑵有人認為歙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怎樣用實驗證明? 。
⑶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為了證明宣紙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知道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那么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是否一定需要純氧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某化學探究小組進行了探究,步驟如下:
①取5個大小相同的集氣瓶,分別編號1、2、3、4、5,并分別使瓶內留有占集氣瓶容積10%、20%、30%、40%、50%的水(余下為空氣),用玻璃片蓋住并倒扣于裝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別用排水法向述5個瓶子中通入氧氣,小心地把5個瓶子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別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5個瓶中,觀察到的現象如下:
編號 | 1 | 2 | 3 | 4 | 5 |
現象 | 微亮 | 亮 | 很亮 | 復燃 | 復燃 |
請你參與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從觀察的現象可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小體積分數介于_ __號瓶與___ _號瓶之間。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氣后,編號4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__ ___。
(3)使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氧氣集滿的方法是否可靠?__ ___(填“是”或“否”)。
(4)若要得到更準確的體積分數范圍,只需調整①步驟中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并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即可。采取“半值法”探究能減少實驗次數,你認為接下來實驗應調整瓶內水占集氣瓶容積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