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為B、C兩種氣體,將點燃的硫磺放在B中,燃燒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將C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生成A和E,由此推斷各物質的化學式。B.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
將C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生成A和E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作為防腐劑而應用在肉質食品里的亞硝酸鈉(NaNO2)一直被認為是致癌物,但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卻發現,這種致癌物能制作成藥物,用來治療鐮狀細胞血癥和心臟病等多種疾病,這一發現令人瞠目結舌。關于亞硝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亞硝酸鈉是氧化物
B. 亞硝酸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3.3%
C. 亞硝酸鈉由3個元素構成
D. 亞硝酸鈉中鈉、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相應的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表示的意義:
(1)氧化汞分子_____;
(2)帶正電的原子團_____;
(3)Mg2+中“2”的含義______;
(4)標出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碳的氧化物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組成
干冰由碳、氧 2 種元素組成,碳、氧元素質量比為_____。
(2)認識物質的性質
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氣體,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1所示),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_____;若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復燃燒,操作方法是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發現澄清石灰水逐漸變渾濁,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
(3)認識物質的制法
某同學用軟塑料瓶自制氣體發生裝置,通過捏放瓶身可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如圖2所示).若利用該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認識物質的用途
①合理使用二氧化碳為人類造福。請舉二氧化碳用途一例:_____。
②控制條件獲取所需物質。反應物相同,條件不同,產物不同。請舉一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的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中現象是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_______________。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2)裝置D中觀察到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
(3)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_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碳酸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2)硝酸銨中的陰離子是_________;
(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
(4)鎂離子____________;
(5)硫化鈉中硫的化合價__________;
(6)氧化鐵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中,正確的是( )
A. 將二氧化碳氣體制成干冰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
B.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化學反應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水分子不斷運動且分子間的間隔發生改變
D. 食物變質食物中的分子種類不變,但分子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的屠呦呦,創造性地研制出抗瘧新藥--青蒿素化學式:C15H22O5,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
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青蒿素相對分子質量為282g
B. 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
C. 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0:11:40
D. 青蒿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也是實驗室常用的試劑。下圖所示實驗中都用到水。
圖一 | 圖二 | 圖三 | 圖四 |
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上圖所示實驗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
B. 圖1實驗相關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b管內的氣體可作燃料
C. 圖2實驗蓋上瓶蓋振蕩后軟塑料瓶變癟,所得液體的pH小于7
D. 圖3、圖4實驗加入適量水后都放熱,所得液體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