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實驗室制取CO
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檢查裝置乙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開關后,先把導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然后兩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故答案為:CaCO
3+2HCl=CaCl
2+CO
2↑+H
2O(合理即可);關閉開關后,先把導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然后兩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
(2)①草酸(H
2C
2O
4)與濃硫酸混合加熱會產生一氧化碳,因此需要加熱;故答案為:甲;
②草酸(H
2C
2O
4)與濃硫酸混合加熱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草酸加熱后的氣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要得到干燥、純凈的一氧化碳,應該先除雜質二氧化碳,然后再干燥,故答案為:甲、A、B、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③能證明CO氣體具有還原性的實驗現象是:C中紅色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答案為:C中紅色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④數據一測量中,根據一氧化碳的質量求氧化鐵的質量分數時,結果會偏大,因為與氧化鐵反應的一氧化碳小于5.6g,因此應該用數據二中的數據計算;反應前后澄清石灰水增重6.6克,即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6g,然后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求氧化鐵的質量,最后求氧化鐵的質量分數;
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x
3CO+Fe
2O
3 
2Fe+3CO
2 160 3×44
12x 6.6g

x≈66.7%
故答案為:66.7%;
分析: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實驗室制取CO
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檢查裝置乙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開關后,先把導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然后兩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草酸(H
2C
2O
4)與濃硫酸混合加熱會產生一氧化碳,因此需要加熱;草酸(H
2C
2O
4)與濃硫酸混合加熱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草酸加熱后的氣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能證明CO氣體具有還原性的實驗現象是:C中紅色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數據一測量中,根據一氧化碳的質量求氧化鐵的質量分數時,結果會偏大,因為與氧化鐵反應的一氧化碳小于5.6g,因此應該用數據二中的數據計算;反應前后澄清石灰水增重6.6克,即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6g,然后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求氧化鐵的質量,最后求氧化鐵的質量分數.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有關的計算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有關的計算要準確.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