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C.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咸寧市初三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D.分子是保持體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7分)下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干燥、收集和探究物質性質的常用儀器。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若以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備并收集干燥的氧氣。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②生成氧氣時,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A裝置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2)連接裝置B、C可用來驗證CO的還原性,裝置B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黑色粉末變紅色,裝置C中出現白色沉淀。寫出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將CO2氣體通入裝置E中,則裝置E中溶液的質量與之前相比會 (填寫序號)。
A.減小 B.不變 C.增大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記錄了物質X分別加入另外三種物質中產生的現象。則物質X可能是
硝酸銀溶液 | 氧化銅 | 氫氧化鈉溶液 | |
物質X | 白色沉淀 | 溶解,溶液變藍 | 無明顯現象 |
A.NaCl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稀硝酸 D.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0分)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老師引導同學們進行“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的實驗探究,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1)如圖A、B所示,將錐形瓶(反應物未接觸)放在天平上,右盤加砝碼使之平衡,取下錐形瓶,將錐形瓶中兩種物質混合,反應完全后將錐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盤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 ,理由是 。
③從原子的角度分析“質量守恒定律” 。
(2)如上圖C所示,用細線系住鎂條使之平衡,然后在鎂條一端用酒精燈加熱。鎂條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
①寫出鎂在空氣中加熱的文字表達式 。
②加熱一段時間后,鎂條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3)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體積分數)。他的操作過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選用):
①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后,將c處的止水夾夾緊,點燃紅磷后,迅速插入左邊的廣口瓶中;
②待燃燒停止,整個裝 置冷卻至室溫后,將c處的止水夾打開。結果發現燒杯中的水進入到廣口瓶中;
③待燒杯中的水不能再進入廣口瓶后,打開廣口瓶的橡膠塞,將廣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測得其中水的體積為76ml。
④該同學又設法準確地測定了廣口瓶中空氣的體積,數據為400mL。
回答下列問題:①紅磷燃燒時最明顯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同學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與理論值21%相比較,產生誤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導氣管的體積可忽略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4分)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2Fe ;
(2)4個硝酸根離子 ;
(3)保持氫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4)2個鈣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
A.CaO B.SiO2 C.Al2O3 D.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煮沸過的水放涼后不宜用來養金魚,因為這種水中幾乎不含有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