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是( )
A.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B.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C.由電子和中子構成 D.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B 【解析】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與中子構成的,電子存在于原子核的周圍. 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8屆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 Na+、H+、NO3﹣、OH﹣ B. H+、K+、Cl﹣、HCO3-
C. H+、NH4、NO3﹣、SO42﹣ D. Na+、K+、MnO4﹣、NO3﹣
C 【解析】A、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會生成水,不能共存,錯誤;B、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共存,錯誤;C、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正確;D、高錳酸鉀溶于水為紫紅色,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長寧區2018屆初三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裝置都能夠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其中與啟普發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與啟普發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B、C、D均是利用了啟普發生器原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教育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下列是初中化學的四個實驗,按要求回答問題
(1)圖A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①若實驗A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則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含量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
(2)圖B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C,對比兩個實驗能得出有關分子性質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D是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反應后生成______色固體,該實驗需要預先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E是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空氣中點燃硫時,觀察到淡黃色固體熔化后,燃燒發出__________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得更旺,發出__________色火焰;硫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得更旺;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在氧氣中才能劇烈燃燒。它們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與在空氣中燃燒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小于 P+O2P2O5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白色沉淀)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黑 防止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 淡藍 藍紫 氧氣濃度不同 【解析】(1)①若實驗A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由于氣體受熱體積膨脹,導致壓入集氣瓶中的數量小于五分之一,即則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含量小于1/5;②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P+O2P2O5;(2)圖B中的實驗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產生白色沉淀);(3)熱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教育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若不注意膳食平衡,容易導致鐵、鈣、鋅等攝入不足。這里的“鐵、鈣、鋅”指的是( )
A. 元素 B. 單質 C. 原子 D. 分子
A 【解析】這里的“鐵、鈣、鋅”指的是不強調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來描述。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教育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O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O2的重要用途是供給呼吸和作燃料
B. 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O2
C. 用過氧化氫溶液制O2,必須用MnO2作催化劑
D. 工業上可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氧的沸點不同從空氣中制取O2
D 【解析】A、O2的重要用途是供給呼吸但不能作燃料,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可燃,錯誤;B、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O2,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因為空氣中氧氣含量相對較低,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錯誤;C、用過氧化氫溶液制O2,不一定用MnO2作催化劑,還可以選用其他催化劑,錯誤;D、工業上可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氧的沸點不同從空氣中制取O2,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課本中“‘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活動與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種溶液,反應后將其四種物質倒入廢液缸中,觀察到有白色沉淀。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后的廢液進行了探究。
(1)寫出一個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取廢液少許,測得其pH為12.則廢液顯________性;
(3)廢液中除一定含有OHˉ外,有三種離子在任何條件下都會存在,它們是_______;
(4)另取廢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Na2C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廢液中一定沒有____________離子。
H2SO4+Ba(NO3)2= Ba SO4↓+2HNO3 堿 NO3-、K+、Na+ SO42-、CO32- 【解析】(1) 根據硫酸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解答;(2)根據溶液的pH為12解答; (3)因為所有的硝酸鹽、鈉鹽、鉀鹽均可溶于水,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分析解答;(4) 根據離子之間能否共存分析解答。(1) 硫酸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與表示的意義不相符的是
A. Al2O3:氧化鋁 B. Mg+2:鎂離子
C. 2H2O:兩個水分子 D. :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7-2018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如圖是某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變化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反應可能是氧化反應
B. 該圖說明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5:1
D.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目都發生了改變
CD 【解析】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中各物質的微粒個數關系是: A、由物質的微觀構成可知,反應物都是單質,可能有氧氣參加反應,該反應可能是氧化反應,正確;B、由化學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在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正確;C、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及微粒的變化可知,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1,錯誤;D、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及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