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象叫價類圖。如圖為鐵的價類圖,請分析該圖后填寫:
①A點表示的物質類別是____;B點表示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
②D點物質的名稱是氫氧化鐵,其化學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外國語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卷 題型:填空題
已知濃硝酸是一種易揮發的強酸,見光時發生如下反應:4HNO3光照2H2O+4NO2↑+X↑。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推斷X的化學式是______;
(2)此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______;
(3)濃硝酸需要_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提前招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在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上,小紅與同學發現游泳池池內水呈藍色,對“藍色水”產生好奇,于是她用一個洗凈的可樂瓶裝滿一瓶“藍色水”,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藍色水”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小紅經過查閱資料和自己學過的化學知識,她猜溶質可能是_____。
[查閱資料]含有銅離子的溶液一般呈藍色。碳酸鋇、硫酸鋇都是白色沉淀,硫酸鋇還不溶于稀硝酸。
[設計方案]請你幫助小紅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方法 | 觀察到的現象 | 實驗結論 |
把少量的“藍色水”注入試管中,插入一根光亮的鐵絲。 | 鐵絲表面變成___ 色 | 溶質中含有銅離子 |
把少量的“藍色水”注入試管中,滴入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 | 白色沉淀 | 溶質中含有的陰離子是__________。 |
[結論與應用]“藍色水”中溶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該物質可以做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反應催化劑,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提前招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用語填空
(1) 2個氮原子_______ (2) 標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
(3) 3個水分子________ (4) 2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提前招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漸滴入稀鹽酸至過量,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PH逐漸增大 B.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PH逐漸減小
C.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PH逐漸減小 D. 溶液顏色不變,PH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宜賓縣觀音片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紅發現切開的蘋果會很快變色,為了探究氧氣是否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
(提出假設)氧氣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
(設計實驗)實驗1:探究使蘋果變色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
①準備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為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的l瓶_________(填名稱),B為1瓶空氣,C瓶中為空氣,3個集氣瓶容積均為250 mL;
②在C瓶中做紅磷燃燒的實驗,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至水不再進入集氣瓶中,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50 mL,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_;
③再將大小相同的蘋果塊依次迅速放入集氣瓶A、B和C中,記錄蘋果的變色時間。
A | B | C | |
放入蘋果起始時間 | 下午2:00 | 下午2:00 | 下午2:00 |
實驗現象 | 下午2:03 蘋果變色 | 下午2:09 蘋果變色 | 下午2:19 蘋果未變色 |
(實驗結論)_______,蘋果變色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學變化。
實驗2:探究蘋果變色消耗的氣體體積。
小紅分別在A、B兩瓶中再做了步驟②如圖C所示紅磷燃燒實驗,記錄了實驗后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請你在表格中填寫B瓶蘋果消耗氣體的體積。
A | B | |
進入水的體積 | 200mL | 42 rnL |
蘋果消耗氣體的體積 | 50mL | ________ |
(實驗反思)實驗過程中有一些因素會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夠準確,寫出其中一種因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廣水市西北協作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下圖中選擇 裝置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甲同學選擇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為獲得平穩的氧氣流并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裝置 _________(填字母)。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乙同學稱取一定質量高錳酸鉀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 250℃加熱制取氧氣, 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現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1: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 2: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在 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 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則猜想 1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錳酸鉀于試管中在 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2 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
(4)丙同學在實驗中發現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高錳酸鉀固體與氯酸鉀固體混合加熱,則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該學生認為高錳酸鉀在氯酸鉀的分解反應中可以作催化劑。你同意他的看法嗎?______(選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