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古代發明及應用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陶瓷燒制 B.
火藥使用
C. 糧食釀酒 D.
甲骨刻字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一種碳原子可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該原子的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核外電子數為
A. 2 B. 6 C. 8 D. 14
B 【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因此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凡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濃硫酸稀釋應把濃硫酸倒入水中,濃硫酸稀釋放熱,密度比水大,以防意外事故發生,故A錯誤;B、應先把酒精燈熄滅,再添加酒精,以防失火,故B錯誤;C、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應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瓶口,故C錯誤;D、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應左物右碼,故D錯誤。 點睛∶嚴格按照實驗要求規范實驗操作是順利完成實驗的重要保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樊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轉化觀:水可以變成油
B. 微拉觀: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 結構觀:氫原子和氫離子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D. 守恒觀:1g氫氣和9g氧氣反應生成10g水
C 【解析】A、轉化觀: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水不可以變成油,故A錯誤;B、微拉觀: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C、結構觀:氫原子和氫離子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故C正確;D、守恒觀:1g氫氣和9g氧氣反應生成9g水,水中氫氧元素質量比是1∶8,故D錯誤。 點睛∶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樊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反應X+3O22CO2+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 C2H6 B. C2H4 C. C2H2 D. C2H6O
B 【解析】在反應X+3O2×中,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則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個數不變,O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都是6,沒有變化,在反應后有C、H兩種元素,則X中含有C、H兩種元素, 反應后共2個C原子、4個H原子,則X中含有2個C原子、4個H原子,又X的化學計量數為1,則可知X的化學式為C2H4.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在常溫、常壓下,用足量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鎂反應來測定鎂的相對原子質量。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盛放鎂條的隔板有小孔,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氫氣的體積為V 。已知本實驗條件下,氫氣的密度為ρ。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
①連接儀器后,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觀察到乙中稀硫酸進入裝置丙中,進入的液體體積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③當丙中無氣泡產生時,立即讀取量筒戊中水的體積,會使得最終測定結果偏大;
④讀取戊中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書,會使得最終測定結果偏大;
⑤鎂條未反應完全就停止實驗,會使得最終測定結果偏大;
⑥利用該實驗原理,還可以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
其中正確的說法是( )
A. ①④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D 【解析】①連接儀器后,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裝藥品,故①正確;②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促使稀硫酸進入裝置丙,增大了容器內壓強,可觀察到乙中稀硫酸進入裝置丙中,進入的液體體積偏高,對實驗結果有影響,故②錯誤;③當丙中無氣泡產生時,立即讀取量筒戊中水的體積,Mg→H2,X→2, = ,X=M是固定值,m氫氣質量偏大,X偏小,會使得最終測定結果偏小,鎂與硫酸反應放熱,應冷卻后再讀數比較準確,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堿石灰是一種常用的干燥劑,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小輝對實驗室已開封的久置在空氣中的“堿石灰”進行了如下探究:(提示:Na2CO3+ CaCl2====2NaCl+CaCO3↓,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1)根據實驗現象,小輝判斷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
(2)取堿石灰樣品加足量的水,攪拌,過濾,向濾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再加入幾滴無色酚酞,如果溶液變紅,則含有氫氧化鈉,反之不含氫氧化鈉;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的目的:____;
(3)濾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堿石灰在實驗室里要________保存。
碳酸鈣 將Na2CO3全部除盡,避免對 NaOH檢驗造成干擾 Na2CO3+ 2HCl====2NaCl+H2O+CO2↑ 密封 【解析】(1)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碳酸鹽,因為該碳酸鹽不溶于水,所以應該是碳酸鈣;(2)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呈堿性,在混有碳酸鈉時,不能進行氫氧化鈉的檢驗,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中性的氯化鈉(避免對后續實驗的干擾),而氫氧化鈉不反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酒精(C2H5OH)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屬于氧化物 B. 屬于純凈物 C. 具有可燃性 D. 具有揮發性
A 【解析】A、酒精是三種元素組成的,而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錯誤;B、酒精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正確;C、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確;D、酒精具有揮發性,能散發特有的氣味,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2018屆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中發生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高梁釀酒 C. 汽油揮發 D. 燈泡發光
B 【解析】A、冰雪融化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高梁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汽油揮發的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燈泡發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