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化學用語與對應表述相符的是( )
A. 2個硫酸根離子——2SOB. 2個鐵離子——2Fe2+
C. 3個氧原子——O3D. 氧化鎂——MgO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下圖實驗得出的結果正確的是
A. 甲: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A帶正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把A和B連接起來的瞬間,可知A中正電荷通過金屬棒流向B,B帶正電荷
B. 乙:用炙熱的氧化銅除去CO2中的CO氣體,可知CO具有可燃性
C. 丙:根據下方濕潤的石蕊花先變紅,干燥的石蕊花無變化,可知CO2的密度和石蕊花變紅的原因
D. 丁:抽掉玻璃片后,兩種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均勻,可知分子在不停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銅的廣泛應用
(1)航母用鋼要具有低磁性。下列具有磁性的是______(填序號)。
AFeO BFe3O4 CFe2O3
(2)“航母”螺旋漿可由特制的銅合金制造。銅合金比銅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銅比鐵在海水中耐腐蝕的原因是______。
(3)生鐵煉鋼時,硅(Si)與氧化亞鐵在高溫條件下轉化為二氧化硅和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驗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并探究其還原產物的組成.
(1)裝置及反應原理探究
①B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為___________.
②說明CO能還原CuO的現象為___________
③上述整套裝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其中屬于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不考慮CO2和H2O的反應.)
(2)產物成分探究
[查閱資料]Ⅰ、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除生成銅外還可能生成氧化亞銅(Cu2O)
Ⅱ、Cu2O為不溶于水的紅色固體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問題]紅色固體含有什么物質?
[猜想假設]假設一:紅色固體只含Cu
假設二:紅色固體只含Cu2O
假設三:___________
[實驗驗證]該小組為驗證上述假設,取少量紅色固體,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觀察到溶液變為藍色,紅色固體部分溶解.
[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知紅色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數據處理]為進一步確定紅色固體的成分,甲、乙兩同不分別稱取各自實驗后的一定質量的紅色固體,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應,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剩余紅色固體質量如表,請完善表中內容.
實驗人員 | 紅色固體(g) | 剩余紅色固體(g) | 實驗結論 |
甲 | 7.2 | 3.2 | ___________ |
乙 | 4.08 | 2.48 | ___________ |
[交流與反思]只要假設合理,方法正確,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就能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以稀鹽酸為例的反應關系體現了酸的化學性質,其中X與圖中所給物質的類別不同.結合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稀硫酸中陽離子的符號是 ;
(2)反應①中石蕊溶液變為 色;
(3)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圖中只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有 (填序號);
(5)若X溶液既能跟稀鹽酸反應,又能跟Ca(OH)2反應,則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廣西礦產資源豐富,銦的生產規模居世界同類企業首位。圖1是元素周期表中銦元素的信息,圖2是銦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銦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_____個電子層。在化學反應中,銦原子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銦離子,銦離子的化學符號為_____。
(2)畫出第13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該元素與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同一個_____(填“周期”或“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魚是很多人喜歡的觀賞動物,魚缸養魚有門道。
(1)自來水常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劑,所以自來水不宜直接用來養魚,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_____。
(2)為保證魚的正常生活,魚缸需要增氧。
①過氧化氫是一種綠色增氧劑,其增氧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
②過氧化鈣(CaO2)與水反應在緩慢釋放氧氣的同時,生成一種白色固體物質。該白色固體不可能是____。
A.CaCO3 B.Ca(OH)2 C.CaO
(3)下列除去物質中所含雜質(括號內的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____
A CaO粉末(Ca(OH)2粉末),加入過量的水溶解,過濾
B N2(O2),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
C CuO(碳粉),加入適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D NaCl溶液(CaCl2溶液),加入適量Na2CO3溶液,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10.6克于燒杯中,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的稀鹽酸,所加稀鹽酸與生成氣體質量如圖所示,求:
(1)寫出圖中A點表示的溶質的化學式_______。
(2)圖中BC段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正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中所描繪的一樣,燃放煙花能制造出絢爛華麗的煙火,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煙花爆竹發聲、發光、發色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主要原料及原理 | |
發聲 | 煙火藥主要成分是硝酸鉀、硫磺、木炭等,點燃迅速產生大量的熱和氣體,引起爆炸。 |
發光 | 藥劑中加入了鋁、鎂、鐵等活潑金屬粉末,在空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強光。 |
發色 | 藥劑中加入了一些金屬鹽類。這些金屬元素在灼燒時會產生特殊顏色,例如,鈉產生黃色,鍶產生紅色,鋇產生綠色,銅產生藍色等。 |
燃放煙花爆竹會導致大氣污染和噪音污染。為打好“藍天保衛戰”,2018年開始,北京市制定了禁限放措施。除夕夜禁限放效果如下圖所示。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煙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采用新型環保材料代替了紙殼,能在煙花起爆的瞬間充分燃盡;用壓縮空氣取代火藥彈射禮花,實現“有光無污染、有響不爆炸”。冷焰火是選用燃點較低的金屬粉末經過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無煙焰火,安全性強、亮度高、煙霧小、環保無污染得到了大眾的青睞。愛護環境,禁放煙花,從我做起。(數據選用的原文作者胡丙鑫等)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燃放煙花時,鐵粉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發色原理中提到的鈉、鍶、鋇、銅指的是______(填“單質”“元素”“原子”)。
(3)2018年除夕夜禁限放取得成效的依據是______。
(4)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型煙花不產生大氣污染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關于煙花爆竹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 藥劑中加入鋇鹽燃放時可發出紅光
B 冷煙火中的金屬粉末燃點較低
C 發聲原理是因為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熱和氣體,引起的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