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相混合的實驗。實驗過程及數據如下圖所示:
(1)若操作過程中損失水的質量為3.1g,其它物質的質量損失忽略不計,則a的值為______。
(2)求反應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寫出詳細的解題過程)
142g 5% 【解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若操作過程中損失水的質量為3.1g,其它物質的質量損失忽略不計,則a=100g+50g-4.9g-3.1g=142g;(2)設反應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CuSO4+2NaOH==Cu(OH)2↓+Na2SO4 98 142 4.9g ,=7.1g 所以反應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反應后所...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寫出或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鎂跟氧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C3H8+____O2 _____CO2+ ____H2O;
(4)____Mg+____ N2_______Mg3N2 ;
(5)____FeS+_____O2 ____Fe2O3+ _____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鹽酸的化學性質,做了如下實驗:
(1)試管A中的現象是________,反應后試管B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______(寫離子符號)。
(2)試管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將D、E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同時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學們將燒杯內的物質進行過濾,對所得濾液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NaCl; 乙同學猜想:NaCl、CaCl2;丙同學猜想:NaCl、CaCl2、HCl;
丁同學的猜想:NaCl和Na2CO3。
【查閱資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討論】甲同學認為丙同學的猜想一定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乙、丁兩位同學分別設計如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實驗方案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乙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無明顯現象 | 猜想正確 |
丁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稀鹽酸 | ______ | 猜想正確 |
【反思評價】實驗結束后,甲同學認為_____(填“乙”或“丁”)同學的實驗結論錯誤,原因是_____________。
溶液變為紅色 Fe2+ Fe2O3+6HCl═2FeCl3+3H2O 產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鈣,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因此碳酸鈣和稀鹽酸不能共存 有氣泡產生 乙 若溶質只有氯化鈉,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時,酚酞試液也不變色 【解析】(1)A試管中,紫色石蕊溶液遇稀鹽酸變為紅色; B試管中,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后試管B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Fe2+;(2) 試管C中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氮氣可以用作食品保護氣,是因為氮氣化學性質活潑
B. 洗潔精能洗去油污,是因為洗潔精對油污有乳化作用
C. 自來水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是因為加熱時水中的部分鈣、鎂離子形成了沉淀
D. 往銹蝕的鎖芯內灌少量鉛筆芯粉末易開鎖,是因為鉛筆芯中的石墨有潤滑作用
A 【解析】A.氮氣性質穩定,不易與食品反應,可用于食品包裝,故A錯誤;B.洗潔精能將油污乳化為液體小珠滴,易于洗滌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確;C.自來水煮沸可以使部分鈣、鎂離子形成沉淀析出,所以會使水軟化,故C正確;D.鉛筆芯中的石墨有潤滑作用,向鎖芯內灌少量鉛筆芯粉未易開鎖,故D正確;故答案為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相關描述不合理的是
A.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 硫燃燒是劇烈氧化反應
C.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D. 集氣瓶底部留有的少量水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
C 【解析】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正確;B、硫燃燒是劇烈氧化反應,正確;C、硫在氧氣中燃燒不會產生大量的白煙,錯誤;D、氫氧化鈉能與吸收產生的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鈉和水,故集氣瓶底部留有的少量水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t1 ℃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完成下列各題。
(1)燒杯①的溶液是________(填溶質的化學式)的溶液
(2)t1 ℃時,2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為_________(“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若將燒杯①和燒杯②的溶液都升溫到t2 ℃,則兩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燒杯①溶液的濃度 _____ (選填“大于”、“小于”、“等于”或“無法比較”)燒杯②溶液的濃度。
(4)t1 ℃時,若將125g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稀釋至溶質質量分數為10%,需加水的質量為____ g 。
KNO3 飽和 等 125 【解析】(1) t1 ℃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①的底部有沒有固體剩余,②的底部有固體剩余,所以t1 ℃時,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燒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鉀溶液;(2)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5g,2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3) t2 ℃時二者的溶解度相同,故將燒杯①和燒杯②的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回答下列與化學相關的生活問題。
(1)制作三鮮水餃的原料有雞蛋、韭菜、面粉、食鹽等,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是________。
(2)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由 __________引起的中毒。(填化學式)。
(3)老年人缺乏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號),會引起骨質疏松,食用乳制品、豆類等可攝入該元素。
(4)某同學在燒菜時可以通過品嘗少量湯汁就會知曉菜的淡咸,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種性質,這種性質是__________。
(5)洗完后的鐵鍋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蛋白質 CO 鈣 均一性 防止鐵鍋生銹 【解析】(1)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2)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由CO引起的中毒;(3)人體缺乏鈣元素可能導致骨質疏松;(4)某同學在燒菜時可以通過品嘗少量湯汁就會知曉菜的淡咸,氯化鈉溶于水形成溶液,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種性質,這種性質是均一性;(5)洗完后的鐵鍋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鐵鍋生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null
將少量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泥土 B. 面粉 C. 白糖 D. 汽油
C 【解析】A、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能夠形成溶液,錯誤;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能夠形成溶液,錯誤;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正確;D、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能夠形成溶液,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若X是稀鹽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 若X是稀鹽酸,b可能是氧化鐵
C. 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單質
D. 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單質
C 【解析】A、若X是稀鹽酸,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a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故正確;B、若X是稀鹽酸,稀鹽酸可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顯黃色的氯化鐵溶液,因此b可能是氧化物,故正確;C、若X是稀鹽酸,稀鹽酸與鐵反應生成顯淺綠色的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因此c可能是單質,故錯誤;D、若X是稀鹽酸,則X與d反應生成的藍色溶液可能為含銅離子的溶液,而稀鹽酸不能與銅發生反應,即d可能為含銅的氧化物或堿,但...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