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請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①氦氣可以作保護氣,氦氣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②空氣中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是__________。
③某鹽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鹽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④需長期保存的文件一般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原因是__________。
⑤水常用于滅火,其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
⑥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長時間煎炸會產生有毒物質丙烯醛(化學式C3H4O)。丙烯醛由______________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0.2mol 丙烯 醛分子中約含有_______個碳原子。
【答案】He CO2(或二氧化碳) 鈉元素 單質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 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降低溫度) 3 9:1 3.612 ×1023
【解析】
①氦氣由原子直接構成,氦氣的化學式可用氦元素符號表示,是He ;
②空氣中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是CO2(或二氧化碳);
③某鹽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鹽中一定含有鈉元素,;
④需長期保存的文件一般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原因是單質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不易因發生化學變化而變質;
⑤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發生的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需要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物質有可燃性、溫度達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充分接觸;滅火時只需要破壞一個條件即可。水常用于滅火,其滅火原理是水蒸發吸熱,能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降低溫度);
⑥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長時間煎炸會產生有毒物質丙烯醛(化學式C3H4O)。丙烯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12):4=9:1;1mol丙烯醛中含有6.02×1023個分子,0.2mol 丙烯醛分子中約含有碳原子的個數為0.2×3×6.02×1023=3.612 ×102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使飽和石灰水變渾濁是化學變化,升溫使飽和石灰水變渾濁是物理變化
B.氯化鈉、硫酸銅等鹽中都含有金屬元素,所以鹽中一定都含有金屬元素
C.某化肥與熟石灰研磨,無刺激性氣味產生,則該化肥一定不是銨態氮肥
D.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則分子種類發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則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中和反應
C.化學變化伴隨能量變化,則有能量改變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D.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類化合物。
【1】有機合成材料的出現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補充。下列物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B. 棉花C. 乙醇D. 蛋白質
【2】乙醇的化學式為C2H5OH,它燃燒產生大量的熱,是實驗室常用燃料。乙醇完全燃燒的產物是 ,燃燒過程 (“吸收”或“放出”)熱量。
【3】車用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種汽車燃料。使用該燃料的優點是 。
A. 節省石油資源B. 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C. 沒有汽車尾氣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中常常出現“1+l=2”或“l+l≠2”的有趣現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實是
A. 常溫下,1L水與1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等于2L
B. 室溫下,1g鎂與1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的溶液質量為2g
C. 室溫下,1g硫粉在l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 20℃,lg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鈉固體能得到2g氯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Zn(NO3)2與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并過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濾渣中有Zn、Cu、FeB.濾液中的溶質只有Fe(NO3)2
C.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會產生氣泡D.反應后濾液的質量比原溶液的質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雪同學發現家里有一瓶無標簽的無色液體,她為了探究它是何種物質,做了如下實驗:把此液體編號為A,加熱A液體,發現有氣體B產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蕩,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生氣體B,且產生了常溫下為液體的純凈物D,而C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她把B收集起來,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B的集氣瓶中,木條劇烈燃燒。如把淡黃色E點燃后放入盛B的集氣瓶中,能劇烈燃燒,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F。
根據小雪的實驗,分析A、B、C、D、E、F分別是什么物質。寫出各物質的名稱: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與歸納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式,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則物質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B.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生,則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D.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國慶節”假期外出旅游是許多人喜愛的一種休閑方式。
(1)為防止旅途中皮膚意外擦傷后感染,常備碘酒。碘酒中的溶劑是_____;
(2)旅途中產生一些生活垃圾應分類處理,下列垃圾應該放入金屬類垃圾箱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
A 瓜果皮
B 鋁制易拉罐
C 礦泉水瓶
D 紙質門票
(3)山水是游客喜歡游玩的地方,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水資源,請你提出自己能夠做到保護水資源的一條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