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表示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相互關系如下圖所示。A為固態單質,B、C為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物質,C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
(1)C的化學式為________,寫出該物質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
(2)大氣中B的含量較多,會引起________效應增強。
(3)從微觀的角度解釋B和C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4)寫出一個能實現A轉化成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 燃料(或冶煉金屬) 溫室 分子的結構不同 C + O2CO2(合理即可)
【解析】
C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則C為一氧化碳;B、C為元素組成相同的兩種物質,B、C能相互轉化,CO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一氧化碳,B為二氧化碳;A為固態單質,碳在完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時,生成一氧化碳,則A是碳。將猜想代入轉化關系,猜想成立。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
(1)C是一氧化碳,化學式為CO,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或冶煉金屬);
(2)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增強;
(3)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結構不同;
(4)碳在完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 + O2CO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研究發現:氮氣不活潑,在3000 ℃時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 ℃常壓條件下,向密閉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氣,而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 ℃,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增大了一倍,幾位同學設想了四種M內分子變化示意圖,你認為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與鐵的性質有關的部分實驗圖:
中鐵釘最易生銹的部位是______
填“a”、或“b”或“c”
。
中現象為放出熱量______。
中反應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溶液質量比反應前______
填“增大”或“不變”或“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從水泥廠拿來一塊石灰石樣品,技術員告訴他們此樣品中含有的雜質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難溶于水,不能與鹽酸反應。為了測定該石灰石的純度,興趣小組的同學取用8.00g這種石灰石樣品,用實驗室現有的未知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100克分5次加入,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后稱量,得到如下數據:
實 驗 次 數 | 1 | 2 | 3 | 4 | 5 |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6.00 | m | 2.00 | 1.20 | 1.20 |
試回答下列問題
(l)表中m的值為_____g.
(2)計算該石灰石樣品的純度______。
(3)反應生成的氣體質量是________克?(保留兩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a b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一瓶較純凈的O2,可選用上圖中 裝置組合(填序號).實驗時該發生裝置還需要做的一點改動是 .
(3)寫出用高錳酸鉀制O2的化學方程式 ,查閱資料后可知,錳酸鉀可溶于水,若要從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的固體殘渣中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順序是 (填寫選項序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4)通常情況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其發生裝置,可選用 (填裝置編號),裝藥品前需要將藥品研磨至粉末狀,這一操作可選用 (填儀器名稱), (填“能”或“不能”)將兩種固體混在一起后研磨.收集氨氣時最好選用下列裝置中的F裝置與 裝置相連接(填數字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 ( )
A. 鐵與硫酸銅反應:Fe+CuSO4 ==Cu+FeSO4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 +3O22Fe2O3
C.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a(OH)2 +CO2=CaCO3 +H2O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O +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常溫下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O2+2CO2===2Na2CO3+O2。現將沾有過氧化鈉固體的棉花放入燒杯中,再緩慢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稀鹽酸,使之與杯底的Na2CO3反應產生CO2氣體,發現蠟燭火焰熄滅,沾有過氧化鈉固體的棉花燃燒起來。從實驗獲得的信息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
A. 棉花具有可燃性 B. Na2O2與CO2反應放熱,使溫度達到棉花的著火點
C. CO2不支持蠟燭燃燒,但能支持棉花燃燒 D. 棉花燃燒證明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然后分別逐漸加入等濃度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圖反映出金屬鎂的活動性比鋅強
B. 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
C. b點時,兩個燒杯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
D. a點時,兩個燒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燒杯中加入2.4g久置的鋁箔,再滴加稀硫酸,鋁箔全部溶解,放出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產生氫氣的質量為_______g,放出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計算2.4g久置的鋁箔中金屬鋁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____;
(3)實驗剛開始沒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久置的鋁箔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只有一種溶質,這種溶質是__________(用化學式填空),此時溶液質量為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