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低廢水”、“低廢棄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內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紙張雙面使用 B. 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循環使用生活用水 D. 冬天將空調溫度調得很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1月質量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為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H為紅棕色固體,B、C、D、G為單質,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試寫出H的名稱是_________。
(2)寫出G→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3)寫出E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六安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化學課本三次利用磷的燃燒實驗以達到不同的實驗目的(如圖所示)
(1)三組實驗中哪些實驗要求紅磷(或白磷)過量,請指出來,并說明要求過量的理由.答:實驗______(填編號),理由________;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實驗B成功的關鍵因素你認為應該是______________;
(3)實驗C中水底的白磷能否換成紅磷?______(答“能”或“不能”)
(4)紅紅同學通過對上述實驗的原理和目的進行研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改良實驗以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與實驗C相比該實驗的優點__________;劉星認為改良后的實驗還能得出其他的結論,你認為該結論應該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調研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二氧化碳是一種與人類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的氣體。
(1)在降溫、加壓時,二氧化碳會變成液體或固體,這是因為_______(從分子的角度分析),該變化屬于______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2)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滅火原理是加壓時將液態二氧化碳壓縮在小鋼瓶中,滅火時再將其噴出,有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3)利用下圖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①Ⅰ中證明CO2與水反應的現象:________。
②Ⅱ、Ⅲ分別放入50 mL水和澄清石灰水,通入約500 mLCO2,觀察到Ⅱ中無變化,Ⅲ中變渾濁,500 mLCO2________溶于50 mL水中(填“部分”或“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調研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 3個亞鐵離子:3Fe3+ B. 2個氫原子:H2
C. 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S2- D. 1個臭氧分子: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取可燃物12.4克充分燃燒,測得生成二氧化碳17.6克和水10.8克。試計算:
⑴ 該可燃物含有的元素各多少克_______________?
⑵ 若可燃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2,試通過計算寫出化學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高空大氣中的氧氣能吸收紫外線后轉變成臭氧(O3),O3可分解O3=O2+O,O3又和大氣污染物,如超音速飛機排放出的NO發生如下反應:⑴NO+O3=NO2+O2 ⑵NO2+O=NO+O2,在上述反應式⑴中NO作___________劑,反應式⑵中NO2作________劑,綜合反應式⑴⑵,則NO作__________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下列敘述,對其“式”進行判斷:①堿式磷酸鈣的化學式為Ca4(OH)(PO4)3;②Fe3O4可看作“混合氧化物”時可改寫成FeO•Fe2O3,根據化合價規律和前述寫法,則Pb3O4(四氧化三鉛)可改寫為2PbO•PbO2(Pb的化合價為+2價、+4價);③為了方便某些化學計算,98%的濃H2SO4改寫為9H2SO4•H2O其中錯誤的是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確的實驗操作是科學探究成功的基礎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A. 熄滅酒精燈 B.
傾倒液體
C. 氣體驗滿 D.
液體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