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二氧化碳,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A.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
C.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D.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變化,其中屬下化學變化的是
A. 天熱吃雪糕時,發觀雪糕慢慢熔化 B. 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異味消失
C.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現食鹽晶體 D. 洗凈的鐵鍋常會出現銹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實驗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小明同學用30%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發現放出氧氣的速率太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還是不能得到平穩的氧氣流,經討論將發生裝置由A改為B,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最佳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實驗中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從環保的角度考慮,裝置有不足之處,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E實驗中,若要除去粗鹽中難溶性的雜質其操作步驟為____________(填序號),步驟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配置50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所配置溶液的質量分數(填“偏大”或“偏小”)___________。
若②出現了右盤低的現象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
a.左邊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b.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調 c.右盤中減少砝碼 d.左盤中增加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醫均與化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1)水庫常用作人類自來水的水源,你認為水庫的水屬于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小明同學認為該水庫的水是硬水,你認為可以用__________來鑒別。
(2)有一種面料叫“冰蠶絲”的衣服,其主要成分為合成纖維。生活中要鑒別“冰蠶絲”和天然蠶絲,可通過_________的方法 。
(3)甲醛(CH2O)是一種___________(選填“有機物”或“無機物”),有劇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裝修房子,人進入后會聞到特殊氣味,這主要與甲醛分子____________有密切關系,因此新裝修的房子最好通風透氣一段時間后才入住。
(4)汽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作。當汽車受撞擊后,汽車安全氣囊中的NH4NO3固體瞬間分解成N2O和一種常溫下的無色液體,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于治病用的生理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0.9% ,小明想檢驗某瓶生理鹽水的含鹽量是否合格,他從該瓶生理鹽水中取出65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1.435g沉淀。檢驗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結合小明的數據判斷這瓶生理鹽水的含鹽量______(填“是”或“不是”)合格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混合后,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 )
A. Na2CO3和BaCl2 B. KOH和CuCl2
C. MgCl2和H2SO4 D. AgNO3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創造性地構建了“單中心鐵催化劑”,在甲烷高效轉化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國《科學》雜志發表.該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有關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作用只能是加快反應
B.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H4 = C2H4 + 2H2
C. 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是分解反應
D. 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 a 的名稱是__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水槽里水的顏色變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下圖裝置來收集一瓶氧氣,進氣管口是____端(填“a”或“b”)。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彭同學設計了如圖乙裝置并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當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F中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中觀察到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
(4)圖甲E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在集氣瓶底不放入少量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圖中的鐵架臺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①按圖連接好裝置;②稱取氫氧化鈉樣品2克,放入A中試管內,向B中集氣瓶內倒入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頸處;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開活塞,讓稀硫酸滴入試管中過量,關閉活塞。反應結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氫氧化鈉變質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_________,因此,實驗中氫氧化鈉必須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2)在實驗步驟①和②之間,還缺少一個實驗步驟,該實驗步驟是 _______________。
(3)B中集氣瓶裝的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斷步驟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過量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氫氧化鈉樣品中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CO2的密度約為2.0g /L,二氧化碳的體積等于排出的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體積。)
(6)用上述裝置不能測定已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Cl、KNO3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1.6 g
B. 將10℃時兩物質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增大
C. 為了除去Na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熱將其完全溶解后,再通過降溫結晶、過濾來除之
D. 50℃時,將5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92.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