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過有六種途徑可以制得氧氣,如圖所示:
(1)寫出途徑B制得氧氣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
(2)六種制得氧氣的途徑中,屬于物理變化的途徑是 (填字母代號).在發生化學變化的途徑中,它們的基本反應類
型是 .
(3)為了使A、F兩種途徑更快地制取氧氣,還需要加入 .
(4)根據“綠色化學”理念,通常 (填字母代號) 途徑是實驗室制氧氣的最佳方法.
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綠色化學;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物質的制備. |
分析: | (1)根據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 (2)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3)根據氯酸鉀和過氧化氫的反應原理解答; (4)最佳方法可從是否加熱、生成物是否有污染等方面解答. |
解答: | 解:(1)反應物是高錳酸鉀,生成物是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方程式是2KMnO4 (2)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是根據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而分離的,沒有產生新物質,是物理變化;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都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屬于分解分應; (3)雙氧水和氯酸鉀單獨加熱也能產生氧氣,但反應速度太慢,故加入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速度; (4)雙氧水制氧氣裝置操作簡單、安全,不需加熱,生成物是水和氧氣,無污染. 故答案為: (1)2KMnO4 |
點評: | 熟練掌握氧氣的制法,并會根據反應形式判斷反應類型,會從裝置、操作、是否加熱、生成物是否有污染等方面比較方案的優缺點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不適合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變化是( )
| A. | 煤著火燃燒后剩下的灰燼質量比煤輕 |
| B. | 蠟燭燃燒質量越來越小 |
| C. | 鐵絲燃燒生成的黑色固體比鐵絲質量重 |
| D. | 水沸騰后質量明顯減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將深顏色的衣服和淺顏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會使淺色衣服染上深顏色,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 A. | 分子本身發生了改變 | B. | 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 |
| C. | 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 D. |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CO+CuOCu+CO2的反應中,有關一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 發生還原反應,具有氧化性 | B. | 發生還原反應,具有還原性 |
| C. | 發生氧化反應,具有氧化性 | D. | 發生氧化反應,具有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小燒杯A中裝入30mL蒸餾水,再滴入3滴酚酞溶液,在小燒杯B中裝入30mL濃氨水,用一大燒杯把A、B兩個燒杯罩在一起.過一段時間燒杯A中溶液變紅色,該實驗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小強同學對A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色的原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是什么物質使A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色?
【提出猜想】猜想1:B燒杯中揮發出的蒸餾水使酚酞溶液變紅.
猜想2:B燒杯中濃氨水揮發出氨氣使酚酞溶液變紅.
猜想3:B燒杯中濃氨水揮發出的氨氣與A燒杯中水反應的生成物使
酚酞溶液變紅.
【實驗探究】限選試劑:酚酞試液、氨氣、濃氨水、蒸餾水.
(1)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猜想 肯定不成立,原因是 .
(2)
步驟 |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與結論 |
1 | 取一張濾紙,用酚酞試液濕潤,待涼干后制成條狀酚酞試紙. | |
2 | 取酚酞試紙置于盛有 的帶塞試管中. | 試紙不變色,猜想 不成立 |
3 |
| 猜想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的實驗步驟,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實驗步驟 |
步驟一:取兩個空集氣瓶,在空氣中用玻璃片將瓶口蓋好,另取兩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兩 瓶人呼出的氣體,用玻璃片蓋好 |
步驟二: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插入空氣樣品和呼出的氣體的樣品中,觀察 |
步驟三:向一瓶空氣樣品和一瓶呼出氣體的樣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數的澄清石灰水,振蕩 |
步驟四: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或鏡片,對其中一塊哈氣,對比觀察兩塊玻璃片上發生的現象 |
| A. | 步驟二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氮氣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 |
| B. | 步驟三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氣 |
| C. | 步驟四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空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氣 |
| D. | 步驟二中可以將燃著的木條替換為帶火星的木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Mg2+和Mg兩種粒子比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它們的質子數相同 | B. | 它們的化學性質不相同 |
| C. | 它們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 D. | 它們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 A. | 氫氣和液氫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質的分子,其化學性質相同 |
| B. | “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
| C. | 水燒開后易把壺蓋沖起﹣﹣溫度升高,分子變大 |
| D. | 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溫度升高,原子間隔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