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星期天小明和班里的幾個同學到郊外去燒烤。
(1)燒烤時遠遠就能聞到誘人的香味,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是_____;
(2)他們要用水來清洗食物,他們也知道硬水會危害人們健康,生活中軟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
(3)燒烤的過程中,食物焦化易產生致癌苯并芘(化學式為C20H12),苯并芘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中錯誤的是( )
①堿的水溶液顯堿性,所以堿性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②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屬于同種元素
③燃燒一般都伴隨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
④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⑤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A. 只有①③④⑤B. 只有①②④⑤C. 只有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填空:
(1)做“木炭的燃燒”的實驗時,將點燃的木炭放入燃燒匙,由上而下____(填“緩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
(2)PM2.5是指大氣中微粒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下列物質中不會形成PM2.5的是____。
A焚燒秸稈 B汽車尾氣排放 C太陽能發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兩個氫原子________;(2)地殼中含量最多金屬元素的離子________;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_______;(4)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劑的氧化物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桌上現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氫氧化鈉、硫酸鈉、碳酸鈉和氯化銅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現將其放入一干凈的燒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體全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再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
為進一步確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鈉溶液呈中性。
(討論猜想)經過分析,針對白色粉末的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紅:氫氧化鈉、硫酸鈉; 小華: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碳酸鈉、硫酸鈉; 小亮:氫氧化鈉、碳酸鈉和硫酸鈉。
(實驗分析)四位同學共同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燒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試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且有氣泡產生 | _______的猜想不正確 |
2.另取燒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試管B中,向其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亮的猜想正確 |
3.繼續向試管B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完畢后,同學們將試管A、B中的物質倒在同一個燒杯中,然后過濾,濾液中除酚酞外一定還含有的溶質有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
①塑料 ②氦氣 ③氧氣 ④硝酸鉀 ⑤活性炭
(1)一種復合肥是_____;
(2)用來填充飛艇的是_____;
(3)可用于自來水廠凈水的是_____;
(4)可用于醫療急救的是_____;
(5)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自來水中只含水分子,所以是純凈物
B. 水是常見的溶劑,廣泛用于工農業生產
C. 為了節約用水,可以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
D. 自然界的淡水資源豐富,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忘記滴加指示劑,于是他們決定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1)(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
(2)(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溶液,滴入 酚酞溶液,振蕩 | _____ | 猜想一不正確 |
另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至過量 | _____ | 猜想二不正確, 猜想三正確 |
(3) 請你寫出一個上述實驗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然后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那么濾液中所含溶質的成分可能有_____種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