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B. 碳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C.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武定思源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有A、B、C、D四種元素,A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B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 C元素原子核內無中子,D元素形成的單質中有一種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水的凈化,則A元素名稱是______D元素的符號是_________,C離子的符號是______,B、C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內江市心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些花崗巖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種氡原子的質子數為86,中子數為136,這種氡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
A. 50 B. 86 C. 136 D. 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白磷、紅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燃燒.以下是利用它們的可燃性進行的三個實驗,請分別回答問題.
(1)通過實驗1可以探究燃燒的條件.燒杯中放有熱水,a、b、c處分別放有藥品,實驗中只有a處的白磷燃燒,a與c對比;a與b對比,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_____,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通過實驗2可以測定_____,待集氣瓶中的紅磷熄滅,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當觀察到_____的現象時,可達到該實驗目的。
(3)通過實驗3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前將白磷放入錐形瓶中,稱量裝置的總質量,引燃白磷,待反應后再稱量裝置總質量,發(fā)現托盤天平保持平衡,整個實驗過程中氣球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綜合分析上述三個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①~⑥序號)
①實驗1中的熱水只起隔絕空氣的作用
②實驗2中紅磷可以換成木炭
③實驗2若未達到實驗目的,可能是由于裝置氣密性不好
④實驗3中的氣球起到了平衡瓶內外氣體壓強的作用
⑤實驗3中的氣球作用是收集產生的氣體
⑥實驗3錐形瓶內事先放少量細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物質4.6g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則該化合物
A. 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 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氫元素
C. 一定含碳、氫、氧元素 D. 一定不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電解水的過程可用下列圖示表示,粒子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12月份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單質;甲為液體,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生成乙和丙;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甲____;乙____。
(2)A是一種黑色固體粉末,能加快甲的分解速度,但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變化,則A的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____,在該反應中起_________作用。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屬于__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12月份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液氧轉化為氧氣的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是
A. 混合物變?yōu)榧儍粑?B. 分子間的空隙增大
C. 化學性質發(fā)生變化 D. 分子總數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2017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將15℃時100g硝酸鉀溶液分成兩等份,其中一份加入5g硝酸鉀,另一份蒸發(fā)掉20g水,都恰好形成15℃時的飽和溶液,則原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