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運用制取氣體的反應原理和選擇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的依據解答.
(2)運用選擇氣體發生裝置依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依據氣體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3)根據氧氣的密度和溶解性解答;
(4)根據收集方法及現象分析氨氣的性質.
(5)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導氣管a端連接在供氧氣的鋼瓶上,該裝置的作用有可以觀察是否有氧氣輸出或可以觀察輸出氧氣的速率
解答 解:(1)A是固體加熱裝置,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需加熱或氯酸鉀加熱制取氧氣都選用A,B是固液混合不加熱裝置,故雙氧水制取氧氣可選用B裝置,
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故答案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0+O2↑;
(2)固體+固體,且需要加熱,所以選用A裝置;選擇收集裝置依據氣體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丙選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可確定丙的性質可能有密度比空氣密度小.
(3)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故收集氧氣可選用CD;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大,能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因此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不能用D裝置收集.
(4)根據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可以判斷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能產生噴泉現象,說明氨氣易溶于水;酚酞試液變成紅色,說明氨氣的水溶液即氨水顯堿性;
(5)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導氣管a端連接在供氧氣的鋼瓶上,b端與病人連接,該裝置的作用有可以觀察是否有氧氣輸出或可以觀察輸出氧氣的速率,如果用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說明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應從b端通入氣體,a端排出氣體.
答案:
(1)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0+O2↑;
(2)A; 密度比空氣密度小;
(3)CD;D;
(4)密度比空氣小;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
(5)b;可以觀察是否有氧氣輸出或可以觀察輸出氧氣的速率;b.
點評 此題重在考查同學們對常用化學儀器的了解和識記情況,只有很好的認識它們,做實驗才能得心應手.屬于擴展性問題,重在考查根據物質的反應物和反應條件選取裝置.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 | B. | 原子 | C. | 元素 | D. | 單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B. | 用水洗去盤子中的水果渣 | ||
C. | 用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D. |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