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CO2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而工業上卻可用CO2來制備甲醇等物質。“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CO2分離出來并加以利用——如可用氫氧化鈉溶液來“捕捉”CO2。其過程如下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
(1)用氫氧化鈉溶液“捕捉”CO2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反應分離”環節中,分離物質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 。
(3)此化學工業流程中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與環境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煤、天然氣和____________常稱為化石燃料;
(2)燃煤發電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減少排放,將過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轉化為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同學們搭乘“化學地鐵”一起暢游物質世界吧!如圖所示,列車上的物質可與各站的對應物質發生一步進行的反應,方可駛向下一站。“2—5號站”各站的對應物質屬于不同類別的純凈物。
(1)若列車上的物質為“碳酸鈉溶液”。
①列車途經“1號站”時,若指示劑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 色。
②列車途經“2號站”時,若氧化物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NaHCO3)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列車途經“3號站”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一個)。
(2)“碳酸鈉溶液”列車抵達“4號站”時,將列車上的物質更換為“稀鹽酸”后出發。
①與“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都能反應的“4號站”的對應物質為 (填一種)。②“稀鹽酸”列車途經“5號站”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一個)。
③“稀鹽酸”列車途經“1、2、3號站”時,原“碳酸鈉溶液”列車途經某站的對應物質必須更換為 (寫一種物質),“稀鹽酸”列車方能走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做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
A. 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區分羊毛線和棉線
B. 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
C. 用燃燒的小木條放入集氣瓶內來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滿
D. 用肥皂水涂在蚊蟲叮咬處止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用甲醛浸泡蝦仁
B.焙制糕點時添加含小蘇打的發酵粉
C.用霉變的谷物做飼料
D.為防止骨質疏松,長期攝入過量的鈣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用于氣體制備的裝置,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下同)。
(2)實驗室中能用于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且便于隨時添加液體藥品的發生裝置是 ;要想得到比較純凈的氧氣,需要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理由是 ;判斷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如圖所示)。她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鹽酸后,想起氫氧化鈉溶液中事先沒有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程度,她從燒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試管中液體顏色沒有變化。于是她對燒杯中的溶液進行了以下探究:
(1)小紅認為此時燒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②氫氧化鈉有剩余;③鹽酸有剩余
小明同學卻判定不可能“氫氧化鈉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
(2)他們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欲對上述其他兩種可能情況進行驗證。請根據相關內容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 |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 結論 |
將少量鋅粒放入試管中,然后從燒杯中取適量溶液至試管中 | 如果 | 則鹽酸過量 |
如果 | 則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
(3)經過討論,他們認為利用下列幾種物質代替鋅粒,也可以達到驗證目的,你認為其中不正確的是 (填序號)。
A.生銹的鐵釘 B.碳酸鈉粉末 C.硫酸鈉粉末 D.氫氧化銅
(4)下列曲線能夠表示小紅所做實驗中溶液pH變化趨勢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體驗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的操作步驟和方法,利用6g氯酸鉀和2g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化學反應方程式:2KClO32KCl+3O2↑)制取氧氣。
(1)實驗結束后,甲同學認為氯酸鉀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設計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實驗1:將實驗加熱后的殘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過濾;
實驗2:向實驗1的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過濾、干燥,稱得沉淀質量為5.74g
小資料:①二氧化錳不溶于水 ②AgClO3易溶于水
甲同學分析實驗過程,其中僅涉及兩步化學反應:
2KClO32KCl+3O2↑ KCl+AgNO3═AgCl↓+KNO3
推出兩反應間存在KClO3→KCl→AgCl↓物質轉化關系和質量比例關系。
請你利用上述關系,通過計算幫甲同學判斷KClO3是否完全分解?(要求:簡單寫出計算過程、說明判斷依據,計算結果精確到0.1) ;
(2)乙同學對甲同學的方案提出質疑:認為通過稱量加熱后殘留物質量,利用加熱前后質量差進行計算,同樣達到甲同學的實驗目的。你贊同乙同學的觀點嗎?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成纖維、合金、合成橡膠都是有機合成材料
B.喝牛奶、豆漿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可有效緩解重金屬鹽中毒現象
C.缺碘易患齲齒
D.大量使用天然氣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