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乙醇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取少量乙醇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不變色 溶液不變色 |
乙醇不是堿 |
| ||
|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反應后C裝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溶液 取反應后C裝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
小紅同學的想法是正確的.有關實驗現象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業質量檢查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乙醇俗稱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廣泛,工業上可用來制造醋酸、飲料、香精、染料、燃料等,醫療上也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乙醇作消毒劑。某校初三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乙醇的一些性質進行了實驗探究:
【探究活動一】乙醇的化學式是C2H5OH,在NaOH一樣含有“OH”,那么乙醇是不是堿呢?請你試設計一種方案加以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
乙醇不是堿 |
【探究活動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小李同學認為乙醇(C2H5OH)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氣不足,乙醇燃燒可生成CO、CO2和H2O。
查閱資料: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生成五水硫酸銅(CuSO4•5H2O),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高溫或加熱時能將許多金屬氧化物還原金屬單質,因此常用于金屬的冶煉.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并能吸收酸性氣體。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確證乙醇燃燒產物中有CO、CO2和H2O。請回答下列問題:
(1)B裝置的作用是 ;C裝置的作用是 ;D裝置的作用是 。
(2)能確證產物中有H2O的現象是 。實驗時,同學們還觀察到B、F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裝置中有氣泡冒出,E裝置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說明該乙醇燃燒產物中有CO、CO2和H2O生成.請寫出E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為了保護環境,應在裝置的排氣管口采取的措施是 。
(4)小明同學在反應的過程中發現C裝置內除了氣體通過溶液時產生氣泡之外,沒有明顯變化現象,所以他認為C裝置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小紅同學認為通過C裝置氣體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為了確證C裝置中是否發生化學變化,他們設計了以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
小紅同學的想法是正確的,有關實驗現象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做灼燒銅絲實驗時,將銅絲放在酒精燈上灼燒,發現銅絲變黑。
⑴為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質的成份,他們進行了討論:
①小虎認為在學過的含有金屬元素的黑色物質中有二氧化錳和四氧化三鐵,所以他說該黑色物質可能是二氧化錳或四氧化三鐵。而小英卻認為不可能是二氧化錳和四氧化三鐵,她的理由是: 。
②小明認為該物質可能是氧化銅,請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③小華認為該物質可能是單質碳,請你說出生成單質碳的理由: 。
④小全卻認為也可能是上述兩種物質的混合物。
⑵為確定該黑色物質的真實成份,他們設計了實驗:
①小明設計了方案甲:他將變黑的銅絲隔絕空氣加強熱,如果銅絲顏色沒有變化,則說明該物質是 (填純凈物、混合物)。
②小華依據小明的思路,設計了方案乙:他將變黑的銅絲放入試管內,通入一種還原性氣體后加強熱,如果銅絲全部變紅,說明該物質為 ,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③小全設計了方案丙:他將變黑的銅絲常溫下浸入過量的 溶液中,如果
(填現象),說明該物質為氧化銅和碳的混合物,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④請你對上述三種方案進行比較,你認為方案 (填甲、乙、丙)好,它的優點是 。
⑶細心的小英發現,銅絲在灼燒的過程中,如果將銅絲從外焰下移到焰心時,黑色的銅絲又會變成紅色。
①小華認為這是氧化銅分解后生成了銅的原故,小英認為在這種條件下氧化銅是不可能分解的,她的理由是: 。
②小明認為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了銅,為了驗證酒精燈的焰心是否有一氧化碳,他用一支大針筒從焰心處抽取出氣體,再將抽出的氣體壓到火焰上,結果氣體沒能燃燒,于是他認為焰心內不含一氧化碳氣體,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說出理由:
。
③在抽取氣體的過程中,他們又發現,冷卻的針筒內有液體,且有酒的氣味,這說明在焰心內含有 蒸氣。小全認為該物質也可能具有還原性,為證明該物質是否有還原性,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