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些關于鐵的實驗研究,試按要求填空。
一、圖1為實驗室模擬煉鐵的實驗改進裝置(部分夾持儀器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Ⅰ.連接好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Ⅱ.裝好藥品,先通一會CO,再點燃酒精燈;
Ⅲ.實驗結束,先撤去酒精噴燈,繼續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卻;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可看到A處的現象為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步驟Ⅱ中先通一會CO,再點燃酒精噴燈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盛滿石灰水的B裝置在此實驗中的作用有如下說法:
①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 ②檢驗并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是①和②
(4)為進一步證明玻璃管中固體有鐵生成,按要求設計實驗方案。
驗證方法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結論 |
物理方法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化學方法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5)冶煉480萬噸含氧化鐵6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能得到含雜質4%的生鐵的質量是________。
二、鐵銹的探究
用圖2所示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每支試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潔凈鐵釘):
①甲同學認為,試管A發生的現象就能夠說明鐵的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乙同學不同意他的觀點,認為必須全面觀察試管__________(選填試管編號)發生的現象,并經過科學嚴謹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結論。
②試管D和E實驗的目的是進一步探究鐵在_________的環境中是否更容易銹蝕。
③A、B試管中用煮沸過迅速冷卻的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寶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量是否發生改變?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小劉、小李按下面的步驟進行探究:
(1)提出假設: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不變。
(2)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劉設計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A所示,小李設計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范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①這兩個實驗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小劉的實驗:BaCl2+Na2SO4=2NaCl+BaSO4↓
小李的實驗: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實驗結論:小劉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小李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質量與反應物總質量不相等。
③你認為_________的結論正確,導致另一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
④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的原因: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實驗裝置,請你選擇另外兩種藥品進行實驗達到實驗目的,這兩種藥品可以是_________(填化學式)[注:以上四種藥品均不能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①燃燒過程中伴隨著發光放熱,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②分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③單質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④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一定是物理變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 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步驟有:①固定裝置 ②裝入藥品 ③加熱 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①④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別空氣、、
三種氣體最簡便的方法是( )
A. 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 觀察氣體的顏色
C. 將燃燒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D. 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有等質量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價均為+2價)。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生成氫氣的質量:甲﹥乙﹥丙
B. 相對原子質量:乙﹥丙﹥甲
C. 金屬活動性:乙﹥甲﹥丙
D. 消耗硫酸的質量: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錳酸鉀(化學式:K2MnO4)呈墨綠色或灰黑色正交晶體,640℃時分解,其水溶液呈墨綠色或深綠色。其中錳元素的化合價是
A. +2 B. +4 C. +6 D.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
A.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冰和水所含分子不同。
B. 氯酸鉀能分解產生氧氣,是因為氯酸鉀中含有氧分子
C. 墻內開花,墻外可以嗅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變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亳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做“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將兩根鋁絲分別插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發現產生氣泡的速率不同,于是進行了下列研究:
〖提出問題〗影響鋁和酸反應的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酸的濃度 猜想二:_______ 猜想三:_______ 猜想四:金屬的顆粒大小
〖驗證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一是否正確,小明同學驚醒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將打磨后質量相同、粗細一致 的兩根鋁絲、分別加入兩支試管中,再分別傾倒體積相同、濃度不同的稀鹽酸 | ______________ | 酸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
①寫出鋁與鹽酸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應前打磨鋁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為了驗證猜想四是否正確,小陽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將打磨后質量相同、粗細不同的兩根鋁絲、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再分別傾倒體積和濃度均相同的稀鹽酸 | 放入細鋁絲的試管產生的氣泡更快 | ____________ |
〖反思與評價〗小銘將鋁絲與一定量稀鹽酸混合在一密閉容器內反應,利用壓強和溫度傳感器測出了反應過程中壓強和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1)由圖可知:_________點(填字母)時鋁與鹽酸反應結束
(2)分別解釋壓強曲線AB段、BC段、CD段變化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