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的氣體產物成分進行研究,請你參與他們的研究過程.
(查閱資料: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生反應)
[提出假設]①該反應的氣體產物是CO2
②該反應的氣體產物是CO
③該反應的氣體產物是 ;
【設計實驗】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
【實驗步驟】
①按上圖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稱取3.20g、2.00g碳粉混合均勻,放入48.48g的硬質玻璃管中;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
③停止通入N2后,夾緊彈簧夾,加熱;
④待反應結束,再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玻璃管和固體總質量為52.24g;
⑤測得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較反應前增加了0.88g.
步驟②中通入N2的作用是 ;步驟④中通入N2的作用是 .
【數據處理】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寫出該實驗中氧化鐵與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問題討論】
①用氫氧化鈉溶液作為吸收試劑,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②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請你提出一個實驗中需要改進的措施 .
【答案】【提出假設】③CO2和CO
【實驗步驟】②排盡裝置中的空氣 ④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數據處理】Fe2O3+2C2Fe+CO2↑+CO↑
【問題討論】①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較小,不能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 ②點燃或收集尾氣
【解析】
試題分析:【提出假設】碳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由于碳能與二氧化碳分數還原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故生成的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一氧化碳,還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實驗步驟】先通氮氣的目的是將置換中的空氣排盡;該實驗用了氫氧化鈉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據溶液的質量的變化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故反應后繼續通氮氣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數據處理】反應前總質量=3.20g+2.00g+48.48g=53.68g,反應后總質量為52.24g,
減少的質量=53.68g-52.24g=1.44g ,減少的質量即為生成的氣體的質量;測得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較反應前增加了0.88g,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88g,故還生成了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Fe2O3+2C2Fe+CO2↑+CO↑;
【問題討論】①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較小,不能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
②該反應中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故要有尾氣處理裝置。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 ℃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 乙(填“>”、“<”或“=”)。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純乙的方法是 。
(4)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下同)
A.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
B.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
C.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
E.該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其它物質
(5)通常情況下,在實驗室用固體甲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甲溶液,需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帶琺碼盒)、燒杯和______。
A酒精燈 B 藥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鐵架臺 F量筒 G 膠頭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右圖兩個實驗回答問題:
(1)A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質(寫出一點即可)?寫出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為什么用B實驗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B為紅色固體,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俗稱蘇打。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E 。
(2)寫出①、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
(3)C與E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水的認識正確的是
A.泥沙、食鹽、豆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溶解
B.生活中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凈水的方法有沉降、過濾、吸附、蒸餾等
D.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可知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的同學研究(Cu﹣Zn合金)樣品中鋅的含量,取該樣品18g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
(1)18g該樣品中鋅的質量.
(2)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活動探究一、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用A圖所示裝置凈化黃泥水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B圖所示酸的性質實驗,可認識到:雖然酸類物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時電離出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其性質也存在差異。
(3)進行C圖所示蠟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可用簡單方法驗證蠟燭燃燒的產物。請選擇一種產物簡要寫出其驗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D圖所示裝置進行蒸餾時,為使水蒸氣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對實驗裝置做的一項改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探究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
(1)根據下表提供的實驗數據,完成下表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2)裝置一和裝置二中氣球的位置不同, (填“裝置一”或“裝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3)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偏小(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舉兩條)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