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而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因此,判斷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的關鍵就是看表現物質的性質時是否有新物質產生,可以據此完成該題的解答;
(2)根據題干中描述的過氧化鈉的性質來完成該題的判斷;
(3)根據題干中的信息可以知道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而過氧化氫分解又產生了水和氧氣,故可以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解答 解:(1)分析題給的信息可以知道描述過氧化鈉的物理性質為:淡黃色粉末;相對密度為2.805;難溶于乙醇;化學性質為:在空氣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時放出氧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能與稀酸反應;有氧化性;易引起燃燒爆炸;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過氧化鈉;
(2)A、根據題干所給信息可以知道過氧化鈉可以和水、二氧化碳等氣體反應,所以應該密封保存,故A正確;
B、在空氣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時放出氧氣,所以可以作為供氧劑,故B正確;
C、鈉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過氧化鈉,所以該反應不符合分解反應的特點,故C錯誤;
D、在生成過氧化鈉的反應中,氧氣提供了氧,體現出了氧化性,故D正確.
故選ABD.
(3)根據題意可以知道,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由于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后者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氣,所以可以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鈉+水→氫氧化鈉+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水+氧氣;
故答案為:
(1)物理性質:淡黃色粉末;相對密度為2.805;難溶于乙醇(任選其二即可);
化學性質:在空氣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同時放出氧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能與稀酸反應;有氧化性;易引起燃燒爆炸;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過氧化鈉(任選其二即可);
(2)ABD;
(3)過氧化鈉+水→氫氧化鈉+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水+氧氣.
點評 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是一對與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有密切關系的概念,聯系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來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則掌握起來并不困難;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操作一:取天然堿樣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過量的CaCl2稀溶液(如果操作一有沉淀,則進行操作二) | 無沉淀出現 | 假設一成立 |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應充分后過濾,并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Ca(OH)2溶液,觀察 | 無沉淀出現 | 假設二成立 |
產生白色沉淀 | 假設三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氧化碳可用來作滅火劑、制泠劑 | |
B. | 利用固態二氧化碳可以進行人工降雨 | |
C. | 溫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對植物生長不利 | |
D. | 大氣中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空氣污染指數(API) | 51~100 | 101~200 | 201~300 | >300 |
空氣質量狀況 | Ⅱ(良) | Ⅲ(輕度污染) | Ⅳ(中度污染) | Ⅴ(重度污染) |
A | B | C | D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減少砝碼或游碼的量 | B. | 增加砝碼或游碼的量 | ||
C. | 增加食鹽 | D. | 減少食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色火焰 | B. |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 ||
C.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霧 | D. |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