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為什么要放一團棉花 ______________
(2)在收集完氣體時,為什么要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______________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將其堵塞 防止水倒吸進入試管,使其炸裂 KMnO4K2MnO4+MnO2+ O2↑ 【解析】(1)在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將其堵塞;(2)在收集完氣體時,要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目的是防止水倒吸進入試管,使其炸裂;(3)加熱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同時,還生成了錳酸鉀和二氧化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 △K2M...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7-2018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化學興趣活動小組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如下探究實驗(如圖,白磷的著火點為40℃),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B. 反應過程中,活塞先向右移,在向左移,最后停留在4刻度處
C. 白磷可以用木炭粉代替
D. 白磷量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B 【解析】 試題分析: 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為黃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煙(2)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要選擇在空氣中只能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的藥品.空氣主要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五分之一;實驗成功的關鍵為白磷過量、反應充分、氣密性良好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中考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不正確的是( )
A.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因為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結構不同
B. 二氧化碳能滅火,既利用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化學性質
C. 用墨寫的字不褪色,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D. 一氧化碳中毒,是因為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缺氧
A 【解析】試題分析: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因為構成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氧化碳能滅火,既利用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化學性質;用墨寫的字不褪色,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一氧化碳中毒,是因為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缺氧。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永州市零冷兩區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通過蒸發氰酸銨(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下列有關尿素的敘述正確是
A. 尿素由8個原子構成
B. 尿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 尿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1:4
D. 尿素中氮、氫、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1:1
C 【解析】A、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構成的,1個尿素分子是由8個原子構成,錯誤;B、尿素中碳、氧、氮、氫四種元素質量比為(12×1):(16×1):(14×2):(1×4)=3:4:7:1,所以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錯誤;C、尿素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1):(1×4):(16×1)=3:1:4,正確;D、尿素中氮、氫、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4:1:1,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永州市零冷兩區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一位學生寫給化學老師的祝福語,其中主要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 您如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B. 您如煤炭燃燒,奉獻自己
C. 您對我們的熱情如同氧化鈣遇到水 D. 您的笑容如花香彌漫,沁人心田
D 【解析】A、光合作用過程中有新物質氧氣和葡萄糖生成,涉及化學變化;B、煤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涉及化學變化;C、氧化鈣遇到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氫氧化鈣生成,涉及化學變化;D、花香彌漫是分子的運動,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主要涉及物理變化。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現有五種物質:A.氧氣 B.氯化鈉C.氫氣 D.氧化鈣 E.稀硫酸,請用合適物質的序號填空.
(1)供給生物呼吸的是_________。(2)用作燃料的是_________。
(3)用作干燥劑的是_________。(4)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是_________。
A C D B 【解析】(1)氧氣能供給呼吸;(2)氫氣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3)氧化鈣能與水反應,可做干燥劑;(4)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溶液,故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是氯化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化合價由高到低的順序,在HClO4、NaClO3、HCl0、( )、NaCl的排列中,括號內應填入下列物質中的是:
A. Cl2 B. HClO3 C. Cl2O7 D. HCl
A 【解析】試題分析:HCl0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而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所以該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應該在二者之間。A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null
下列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 蠟燭受熱熔化和蠟燭燃燒都是物理變化
B. 海水“曬鹽”和海水“制堿”都是物理變化
C. 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釀酒都是化學變化
D. 工業上制取氧氣和實驗室制取氧氣都是化學變化
C 【解析】蠟燭受熱融化無新物質產生是物理變化,而蠟燭的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A選項錯誤;海水曬鹽是將海水蒸發獲得其中溶解的鹽,是物理變化。而海水制堿是將海水中的氯化鈉和其物質來通過化學反應制取純堿,B選項錯誤; 葡萄的光合作用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來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用葡萄釀酒是利用葡萄發酵,這個過程會產生酒精等新的物質也是化學變化,C選項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2018年九年級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在準備化學實驗基本技能考查時,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
方案 | 方案1 | 方案2 |
實驗操作 及現象 | 甲同學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繼續加入稀硫酸,觀察到溶液。由 _______色變成無色。 | 乙同學取少量NaOH溶液,測得溶液pH為10,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測得溶液pH為9,乙同學發現溶液pH減小了。 |
實驗結論 | 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 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
交流討論:大家同意甲同學的結論,對乙同學的實驗過程提出質疑,溶液pH減小的原因還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釋了NaOH溶液;大家認為,乙同學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測得溶液的pH必須 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證明酸和堿能發生反應。請寫出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
Ⅱ.探究酸和堿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丙同學對Ⅰ中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試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除了酚酞還有什么?
【提出猜想】(l) Na2SO4 (2) Na2SO4和_____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方案1 |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鋅粒,然后加入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 | 鋅粒逐漸減少,有____ 產生 | 猜想(2)成立 |
方案2 |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斷振蕩試管。 | 開始無明顯現象,過一會發現__________ |
【實驗反思與拓展】
為了驗證猜想(2)成立,你認為還可以選擇的藥品是 _______ (填字母序號)
A.BaCl2溶液 B.Cu C.CuO
.紅,; 小于或等于; ; .; 產生無色氣泡; 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C 【解析】(1)氫氧化鈉顯堿性,當加入酚酞時,溶液變紅,當繼續加入稀硫酸時,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不顯堿性,由紅色變為無色; (2)水稀釋堿性溶液時,pH不能低于7 ,故pH小于或等于才能證明酸和堿能發生反應。;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試管中的溶液變為了無色,...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