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硫酸銅樣品中硫酸銅的含量(雜質不溶于水,不含銅元素,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進行了如下實驗
(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C燒杯中參加反應的硫酸銅質量(X)的比例式______。
(3)配制上述實驗所用的氫氧化鉀溶液,需要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鉀溶液的質量為______。
(4)樣品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_____。
(5)D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6)若用濕法冶金的方法冶煉出100kg含雜質4%的銅,需要這種硫酸銅的質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牙膏中常用輕質碳酸鈣粉末作摩擦劑。小李在實驗室以石灰石(雜質不反應也不溶于水)為原料制取輕質碳酸鈣和氫氧化鈉。
(1)操作②的名稱是_____。
(2)該流程中有兩個反應,產物中均出現碳酸鈣,這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
(3)為驗證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M中的溶質是否反應完全,可取上層清液加入_____(填序號)進行檢驗。
A.碳酸鈉溶液 B.鐵粉 C.無色酚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對下列圖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硅單質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圖①是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B. 圖②對應的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 圖②④對應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構成的
D. 若圖③中x的值為8,則其粒子符號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圖示裝置及步驟驗證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
(實驗步驟)
I.將注射器內的液體注入A中的錐形瓶。
II.打開K1,觀察到C中部分紅色溶液沿導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III.打開K2,觀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穩定后觀察到A中溶液仍為紅色,C中溶液變為無色。
同學們對相關問題分組展開如下探究。
探究環節 | 甲組的探究 | 乙組的探究 |
[提出問題] | A中使酚酞變為紅色的物質是什么? | C中溶液為什么變成無色? |
[做出猜想] |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 猜想一:實驗過程中酚酞變質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應完了 |
[實驗驗證] | 小鵬取少量A中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BaCl2溶液,若觀察到______,證明猜想二成立。小麗認為用Ba(OH)2溶液也可證明猜想二成立,小鵬認為小麗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變為紅色,證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試紙測定C中溶液的酸堿度,若pH___7,證明猜想二成立。 |
(反思交流)(1)甲、乙兩組同學的實驗證明了NaOH能與稀鹽酸、CO2發生反應;A中溶液里一定還存在NaCl。寫出NaOH與CO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實驗步驟]中的現象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NaOH與CO2發生了反應。
(拓展遷移)對于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可通過檢驗有新物質生成或檢驗_____的方法來證明反應發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提供的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用于收集或儲存少量氣體的儀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2)加熱時需墊上石棉網的儀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3)用加熱的方法使氯化鈉從其飽和溶液中晶析出時,應將氯化鈉溶液放在______(填儀器名稱)中加熱。
(4)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夾持木炭需要用到的儀器是______(填儀器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鎂條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表面會形成一層黑色物質,為探究鎂表面黑色物質的生成是與空氣中的哪些成分有關,開展以下實驗探究。
化學小組查得以下資料:
Ⅰ.常溫下,空氣中的氮氣和稀有氣體不會與鎂發生反應。
Ⅱ.無水CaCl2固體有較強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
[實驗1]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日后,只觀察到鎂條表面變暗,沒有出現黑色物質。
(1)查閱文獻獲知,鎂條表面變暗是鎂與氧氣反應的結果,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據此現象,可說明就______和_______兩種物質無法使鎂生成黑色物質。
[實驗2]按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日后,只觀察到鎂條表面變暗,沒有出現黑色物質。
(3)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實驗3]按圖3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日后,觀察到鎂條表面出現黑色物質。
(4)得出“鎂條變黑一定與水有關”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實驗4]化學小組認為據此現象還不足以得出最終結論,于是又補做了如下實驗:
(5)將圖3中潮濕的空氣換成_________進行實驗,數日后,觀察到鎂條表面無明顯變化。
(6)根據上述四個實驗,化學小組得出結論:鎂表面的黑色物質是鎂與_________等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D、E的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A~C是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 NaOH溶液中的三個步驟。其中有一個錯誤的操作,請寫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擇儀器D~I完成下列實驗操作:
①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應選儀器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室用電石(固體,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應制取乙炔(C2H2)氣體,該反應極劇烈,為控制反應速率,發生裝置應選儀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又因為乙炔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故可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
(4)用電石制得的乙炔氣體中常混有酸性氣體,為了得到較純凈的C2H2,可將氣體通過________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請在下圖將除雜及收集裝置補畫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我國南海海域首次實現“可燃冰”試采成功。“可燃冰”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學式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物質,可燃燒。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_____、石油和天然氣等。
(2)甲烷屬于_____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3)可燃冰中元素質量比C:H:O為_____。
(4)可燃冰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5)與化石燃料相比較,開采可燃冰的積極意義有_____ (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