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變化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化學變化通常伴隨著能量轉化,這是因為不同的物質包含的化學能大小不同。在化學變化中物質具有的化學能可以轉變為熱能、光能或電能等。鎂條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 能和 能;電動自行車常用的鉛蓄電池是一種可充電的化學電源,當給它充電時是 能轉化成了 能。人類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能量,大多來源于化石燃料,使燃料充分燃燒對于節約能源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需要做到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銅粉,無氣泡冒出;用導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氣并加熱,銅粉逐漸減少,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測得溶液質量與實驗時間的關系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b段說明Cu不能轉換出硫酸中的氫
B.從b點到c點,溶液的PH逐漸增大
C.從c點到d點,溶液中的溶質只可能有一種
D.bc段發生的反應為2Cu+2H2SO4+O2 △ 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C都是維系人類生命最重要的物質,B是用于光合作用和滅火的氣體,D可用于保護樹木、防止凍傷、并防止害蟲生卵,E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它們之間的轉化
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
(1)已知反應①、②、③的基本反應類型相同,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與F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類觀是化學的核心觀念之一。請將以上6種物質用樹狀分類法進行分類(按純凈物,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將大小相同的若干塊棉布在五份體積分數不同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點火,做了“燒不壞的棉布”的實驗。其實驗結果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所用酒精的 體積分數 | 95% | 65% | 55% | 15% | 5% |
實驗現象 | 酒精燒完 棉布燒壞 | 酒精燒完 棉布無損 | 酒精燒完 棉布無損 | 不燃燒 |
(1)請你推測⑤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實驗②和③中“酒精燒完而棉布無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里的酒精燈常出現燈內有酒精卻點不燃的現象,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現,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還與可燃物跟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某實驗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請補充完整實驗報告。
實驗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A | 取少量硫點燃后放入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 (1) |
取少量硫點燃后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2) | ||
B | 取粗鐵絲燒紅后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不發生燃燒 | (3) |
取細鐵絲燒紅后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
通過比較A、B兩組對比實驗的現象,我們可以得出的規律是:
,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次化學興趣小組活動時,小紅在實驗室制取了一種初中化學中常見的氣體,收集在三個集氣瓶中,讓小剛通過實驗確定該氣體。小剛進行了下面的實驗。請根據實驗步驟和現象,將你的推斷結果及結論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問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推斷結果及結論 |
(1)取一瓶氣體,聞其氣味 | 無氣味 | 可能是H2、O2、N2、CO、CO2、CH4 |
(2)移開另一瓶的玻璃片,將一燃著的木條緩慢深入瓶中。 | 瓶口處未見火焰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 |
木條的火焰熄滅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 | |
(3)向第三個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 石灰水變渾濁 | 一定是_______________ |
(4)在進行實驗(3)時,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還可用___________來確定該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