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常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回答:
(1)對A物質來說,a點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將t3℃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沒有晶體析出的是 ______ 物質;
(3)t3℃時40g A物質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4)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從t1℃升溫到t2℃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
【答案】 t1℃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40g C 飽和 B>C>A
【解析】(1)對A物質來說,a點表示t1℃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40g;(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A、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將t3℃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AB的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C的溶解度變大,由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3)t3℃時,A的溶解度為80g,即t3℃時80gA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飽和溶液,那么50g水中能溶解40gA形成飽和溶液;(4)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從t1℃升溫到t2℃時,A、B的溶解度變大,由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質,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仍是B>A;C的溶解度變小,升溫后有晶體析出,溶質質量分數變小,對比溶解度可知C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A的溶質質量分數但小于B的溶質質量分數,故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B>C>A。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中含有豐富的鎂,目前世界上生產的鎂60%來自于海水。分離出食鹽的海水稱作苦鹵水,其中含有豐富的MgCl2。工業(yè)上以苦鹵水為原料制取金屬鎂的流程如下:
(1)寫出沉淀槽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與Z反應后的產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從而實現(xiàn)了Y的循環(huán)利用,則Z的化學式為________,X溶液的名稱是________。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現(xiàn)有Fe和Fe2O3的固體混合物,東東同學為了分析混合物中Fe和Fe2O3的含量,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注意:100g是Fe與Fe2O3兩種物質的總質量)
【實驗數據】實驗共記錄了兩組實驗數據:
第①組,完全吸收氣體后,NaOH溶液質量增加了66g;
第②組,完全反應,冷卻后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為Wg。
根據實驗設計及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
(1)根據第①組數據,CO與Fe2O3,反應產生CO2 g。
(2)混合物中Fe2O3的質量為多少?
(3)第②組數據W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少數不法廠家向液化石油氣中摻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會對液化氣罐的配件造成腐蝕,存在安全隱患。下列關于二甲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氧化物 B.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大
C.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2︰6︰1 D.每個分子中含有9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實驗內容為探究鐵、銅和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為鐵銀銅
B.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鐵絲和銀絲表面均有氣泡產生
C.三種物質間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D.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鐵絲和銀絲表面均附著一層紫紅色固體,溶液顏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1)圖中各類食物中糖類含量最豐富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2)下列最清潔的能源是___________。
A.乙醇 B.氫氣 C.煤 D.天然氣
(3)被蚊蟲叮咬會出現(xiàn)紅腫或瘙癢,這是由蚊蟲分泌出的蟻酸引起的。涂抹圖中的__________可以減輕癥狀。
(4)用生石灰制成的食品干燥劑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變成熟石灰__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鉀瀉鹽”的化學式為MgSO4KClxH2O,是一種制取鉀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與MgSO4的混合溶液。化學活動小組設計了如下種實驗方案: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相對分子量:MgSO4—120 BaSO4—233 AgCl─ 143.5 KCl─74.5)( )
A. 該方案能夠計算出“鉀瀉鹽”中KCl的質量分數
B. 足量Ba(NO3)2溶液是為了與MgSO4充分反應
C. “鉀瀉鹽”化學式中x=2
D. 上述實驗數據的測定利用學校實驗室里的托盤天平即可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要探究酸堿鹽中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及方案:
實驗裝置 | 實驗步驟及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①將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鹽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氣泡產生。 | 氣球變癟 | |
②將注射器3稍稍向外拉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
③將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氣球鼓起 | |
④將注射器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溶液變渾濁 |
(1)步驟①中氣球變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氣球鼓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④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