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①機械能與動能屬于包含關系②杠桿與滑輪屬于交叉關系③單質與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④金屬與有機物屬于并列關系⑤中和反應與復分解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⑤ D.③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結合小藍同學所用的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儀器的名稱:a ;c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和收集氧氣時應選用 兩裝置連接,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分解高錳酸鉀制取和收集到較純的氧氣時應選 兩裝置連接,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4)F裝置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某地區學生營養午餐攝入標準值(每人每天)如表所示.
能量 | 3890kJ |
蛋白質 | 48g |
脂肪 | 30g |
鈣 | 480mg |
鋅 | 6mg |
鐵 | 4mg |
維生素 | 24mg |
(1)表中“鈣”、“鋅”、“鐵”是指 (填序號).
A.原子 B.分子C.元素D.單質
(2)糖類和表中的蛋白質﹑ 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常用的裝置.請按要求將代號填空: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帶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備和收集氧氣,選擇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擇的裝置是.用裝置E來收集的原因是 ,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 .用化學式簡要表示其反應 .
(2)通常用如圖2所示的方法進行氣密性檢查,如果裝置不漏氣,可以看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將手松開一段時間后(導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
(3)若選用C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
(4)實驗結束拆除裝置后,發現試管炸裂,試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 (要求答出兩點即可).
(5)過去實驗室制氧氣,常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從預熱到收集滿一瓶(250mL)氧氣大約需8~10分鐘,從反應后剩余的固體中回收二氧化錳比較困難,曾有同學去聞自己收集到的氧氣,想找找吸氧的感覺,結果卻聞到刺激性氣味(少量氯酸鉀發生副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現行教材已改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你認為這樣做的優點都有哪些?
(1) ;
(2)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與氧氣反應時都會發生燃燒
B.只要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可燃物就能燃燒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觸空氣而燃燒得更旺
D.用嘴吹蠟燭,蠟燭熄滅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最近幾年,頻繁的霧霾天氣引起大家的重視,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霧霾的有害成分主要來自汽車、工廠、家庭燃燒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直徑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其危害非常大.其中二氧化硫不僅是造成霧霾的元兇,而且還會造成局部地區的酸雨,某科技興趣小組以小麥幼葉為實驗對象,研究SO2對植物的危害.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硫酸溶液與固態的亞硫酸鈉反應可產生SO2氣體,設計實驗如圖所示.
(1)該小組若向制取0.64g二氧化硫,至少需要亞硫酸鈉多少克?(化學方程式為Na2SO3 + H2SO4 ═ Na2SO4 + SO2↑ + H2O)
(2)在實驗中,丙裝置的作用是 ;
(3)下列哪些措施可有效減少霧霾天氣的形成 .
①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②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汽車尾氣排放③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使用清潔能源④倡導低碳生活,增強全民的減排意識⑤種植夾竹桃、垂柳、木槿、山茶花、石榴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氣體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在西寧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各項污染物除可吸入顆粒外,還包括的三種氣體是( )
A.SO2、NO2、O2 B.SO2、NO2、CO2 C.SO2、NO2、N2 D.SO2、N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 )
A.看集氣瓶周圍是否有氣泡冒出
B.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是否復燃
C.用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燃燒是否更旺
D.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看是否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