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研究小組對蠟燭(主要由碳、氫元素組成)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設計圖1所示實驗,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請推測靠近三通管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用大燒杯將高低2支燃燒的蠟燭罩住(如圖2所示),觀察到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
(提出問題)導致高的蠟燭先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假設1: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導致其先熄滅;
假設2: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氧氣濃度過低導致其先熄滅。
(設計實驗)甲同學按圖2裝置進行實驗,點燃蠟燭,用大燒杯罩住。一段時間后,發現貼在燒杯內上部的濾紙條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變紅,碳酸鈣不能使酚酞變紅),說明此時高蠟燭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比低蠟燭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__________ (填“高”或“低”)。
(3)為進一步驗證假設1,乙同學收集一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閉,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慢慢熄滅,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假設1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學使用傳感器測得密閉裝置內蠟燭從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80s時蠟燭熄滅)裝置內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3。則可得出蠟燭燃燒的條件是氧氣的濃度__________。
(5)(得出結論)經過以上實驗可知,假設_____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又到六月楊梅成熟的季節,九年級的幾個同學結伴到湖洑小天家去摘楊梅和進行野炊活動。
(1)小濤吃了一顆楊梅,贊不絕口:“酸中帶著甜!”楊梅中的“甜”,是因為楊梅中富含 ____(填基本營養素名稱)。
(2)小軍上網查閱了有關楊梅中的營養成分的信息(如圖),其中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填一種元素)。
(3)小美利用_________檢驗出小天家的井水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
“倡導低碳生活”是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內容。“低碳”,意即較少或更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因此能源與環境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下列物質中: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氣; ④氫氣等, 其中屬于最清潔燃料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硅(Si)是太陽能電池和電腦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化學反應為:SiO2 + 2C 高溫 Si + 2x↑。由此推斷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3)同學們野外春游用撿來的枯樹枝來做飯,要使樹枝燃燒還需要的條件是___________ 。
(4)含硫煤或石油制品燃燒排放的SO2和氮氧化物會引起“酸雨”現象。若汽油中某分子X(相對分子質量為112)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其中氫的質量分數約為14.3%,則分子X中碳原子與氫原子數之比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室內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甲醛(化學式為CH2O),它來源于室內裝潢所用的油漆膠合板等材料。下列關于甲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醛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
B. 甲醛是一種氧化物
C. 甲醛分子中含有氫分子
D. 甲醛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按照課本實驗方法,做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實驗。請寫出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實驗時,同學們發現很難觀察到紫紅色銅的生成,卻往往觀察到有暗紅色固體出現。請你參與探究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得到的暗紅色固體的成分,完成下列各題:
已知信息:Ⅰ.木炭與氧化銅反應除生成銅外還可能生成氧化亞銅(Cu2O);
Ⅱ.Cu和Cu2O均為不溶于水的固體;
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問題:紅色固體含有什么物質?
(1)猜想假設:猜想一:紅色固體只含Cu;猜想二:紅色固體只含Cu2O;猜想三:______(請補充完成猜想三)。
(2)實驗探究:(填寫表中空格)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a.取少量紅色固體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 無明顯現象 | 假設 ______ 成立 |
b.取少量紅色固體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 ______ | 假設二和假設三均有可能成立 |
(3)試管B中看到的現象是: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1)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偏二甲肼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N2O4xN2+2CO2+4H2O
①其中x的數值是_______
②在CO2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
③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屬材料。我國西漢《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請你寫出用鐵和硫酸銅為原料進行濕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2)小明同學欲通過化學實驗證明“質量守恒定律”,確定以“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為研究對象,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根據實驗目的,小明應該測量的數據是_______(填“只有反應前”“只有反應后”“反應前、后”之一)
整個反應裝置(包括錐形瓶、氣球和藥品)的質量。
②實驗步驟如下:
ⅰ.按如圖方式放好儀器,使天平平衡,記錄稱量數據;
ⅱ.將碳酸鈣粉末全部倒入錐形瓶中,觀察現象;
ⅲ.當反應結束時,氣球已經完全鼓起,小明發現天平的指針巳經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稱量,記錄了數據。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實驗現象與數據為何與預測結果不符?你認為出現該實驗現象的解釋,最合理的一項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變少 B.該反應生成物的總質量小于反應物的總質量
C.空氣的浮力作用干擾了實驗結果 D.生成氣體的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方城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教學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用化學知識解釋生產或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加壓時,6000L氧氣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_______
(2)紙在空氣中燃燒后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